(路1:38)乃是圣母在接受天使宣报她将成为救世主之母时的明确答复,不仅表明了她在天主面前的无限谦卑,而且也显示了她对天主旨意的欣然接受、绝对顺从。
我们必须在爱中成长,为此我们必须不停地去爱,去给予,直至成伤。这是印度德肋撒姆姆说的一句话。每读到这句话我都特别有感触。这句话是一个充满极大的爱之人才能说出的灵修感悟。
在谈到运动团体组织的神恩和它们的体制如何协调,保持和谐的关系时,里尔科总主教说: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教导我们说:体制和神恩彼此并不冲突对立,而是教会生活中共同存在的基本要素。
我在“真理”电台中听到一则小故事,现在我很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人乘船出海遇到了风浪。到了岛上,他开始向天主不停地祈祷,希望能有船经过那里,将他救回陆地上去。
在为我过生日的期间,人们会买许多的礼品,许多电台会不断地广播,电视节目中会有许多商业的广告,在世界的每个角落,虽然人们都在谈论着我的生日,但如今我却越来越被人们遗忘了。
(玛5:48)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仿效天主的美善、宽仁、慈悲、博爱、创造性、兼顾性、圆满性、永恒性,不断仿效基督的良善心谦,富于仁爱宽恕,勇敢牺牲自我,慷慨服务人群,千方百计地设法拯救贫穷
客人团队第二个上场,从郭神父的介绍中,我们得知这支团队由高征财神父、连老师带领,连老师是台湾音乐界有名的华语作曲家,而高神父负责作词,他们合作创作了近千首脍炙人口的圣歌。
安静中的祈祷才能产生善心的行为——这比什么都重要。这份宁静的心灵装备,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华丽和排场来构建。
实际上,尽管它们有充分的理由和良好的意图,但它们依然代表了一种导致自我参照的肿瘤,甚至渗入教会组织,尤其是那些在教会组织中工作的人。
听得久了,竟不由自主地会哼唱上一两句:“主,你是我最知心的朋友……”“主慈爱的手时时拉着我的手……”“有了主还要什么,我心与主心相连……”每次哼唱时心里乐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