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父们看来,基督徒所期待的救赎其实正来自这块木板的形象。所以,十字架圣木成了人在人性的沉没中可以紧紧抓住、赖以得救的木板。
教宗最后说:如果我们向最小的弟兄打开生命和心灵的门,我们的死亡也将成为一道通往荣福天乡的门,我们正走向那里,渴望着永远与我们的天父、耶稣、圣母和诸圣人一同生活。
当我长叹一口气,正要在投币口投入100元大钞时,身后忽然响起一个声音:“这15元给你。”一位年轻的小姐拿着15元硬币递给我。“不行,不行……我不能平白无故接受你的钱。”
一个秋日,我和他在自习室里,透过窗户,我看见我们的一位教授正步行穿过花园。于是就说:“我着实不想见到他!”“那为什么呢?”克莱格问道。
让人真正懂得:只有我们通过与他人的接触和联系,才会体味人生,理解造化的意义。我们才能找到人性的尊严和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我们的灵性生命才能得到成长。(周易)
窗外不远处那棵高大的椰子树,正浸在浓浓的夜色之中,只能看到它隐约的轮廓,就连从窗口闯进来的街灯的光都带着一种朦胧的夜意。
我在贫民窟中见到了正在为穷人服务的德肋撒姆姆,我虔敬地对她说:“姆姆,您好!您能告诉我,幸福在哪里吗?”她笑容可掬地回答说:“主耶稣为了爱我们甘愿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我们应效法他的圣行。
到了后半晌,当我走到场里时,秸杆已上了垛,黄土地面扫得干干净净,西边上正有几个小孩推铁环,我无暇这些,径直走到场中麦堆前,那麦粒饱满闪亮,散发着清香。大人脸上挂着笑容,我也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教宗表示,克拉科夫正敞开心怀和双臂准备迎接我们。我们应注视天主那充满无限大爱的双眼,接纳天主仁慈的目光。天主的注视能使我们改变生活,癒合心灵创伤,满足对爱、和平、喜乐及真正幸福的饥渴。
教宗询问在场青年,「是否已决定将生活中所有负面的事转化为正面的事,化仇恨为关爱,化战争为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