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少年时代充满了欢乐,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张翰民主教在四平任本堂神父,我代父和我辅祭,那个年代行的还是拉丁弥撒,念经是要唱着念的,拉丁文的辅祭弥撒经我全会,但不懂啥意思,唱着念的老经我也会,但也没有真正了解
他解释说:虽然我出身于一个老教友家庭,但是进堂的次数很少,只有主日、瞻礼才念经,是一个典型的‘瞻礼教友’。
我们老教友每人至少把家人、朋友、亲邻领入教会,我们这里已形成福传的气候,有信仰的氛围,福传工作容易开展,我发愁的是没有一个大圣堂。
神父也为他终傅、送圣体,嘱托他多多祈祷……大姐要离去时,大舅哽咽着说:俺那庄上还有你的几个老妗子、老舅,他们都不小了,你能不能抽空再去救救他们,给他们讲一讲天国的福音?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出现,有些人会被老教友挡在圣堂门口;有些人会被热心教友吓得退后。爱使我们与主耶稣更紧密地相连,而不是在教会内的地位和先后。
2、爱心福传走访慰问确有困难的老、弱、病、残家庭,向他们播撒天国的爱心。3、教堂文化福传打造一流的硬件和软件以光荣天主。礼仪组、读经班、圣咏团,必须按专业人员培训。
张神父热情地接待他们,谈话中得知韩大姐一家人以前一直辗转在信仰的邪路上,他们信过法轮功,信过三赎基督等,正是一位南堂的老教友传福音才使他们认识了天主并把他们带到了永宁教堂。
但此时,他也已是七十岁的老人,就他一位神父,要到宁夏全境送弥撒、行圣事、寻找失散的羊群、落实教产;不久便在贺兰、下营子、鸣沙、中卫、银川等老堂口盖起了新的圣堂。
老神父不仅温和良善,待人热情,深得教内外人士的爱戴。在牧灵工作方面也为我们立下了芳表。从以下的几件事情中便可见其一斑:工作不辞辛劳开放初期,河北的献县教区百废待兴。
然而,笔者曾听神父或教友反映:“我们请的XXX传道员在讲解圣经时老是时不时地抱怨她本堂神父的不好……”对此,我们老教友可积极理解是这位传道员对神父的恨铁不成钢,可如果是新教友听了这位传道员的“牢骚”会作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