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6-1501米开朗基罗的石雕名著痛苦圣母问世。他将圣母紧抱十字架卸下耶稣的痛苦表情,发挥得淋漓尽致。1507意大利的劳莱特(Loreto)朝圣地正式被批准。1543马丁路德承认圣母无染原罪。
我信其唯一子,耶稣基利斯督我等主。我信其因圣神降孕,生于玛利亚之童身。我信其受难,于般雀比拉多居官时被钉十字架,死而乃瘗。我信其降地狱,第三日自死者中复活。我信其升天,坐于全能者天主父之右。
非洲津巴布韦的人民长久以来遭受变本加厉的政治与社会危机的压迫,他们渴望天主这道光;刚果民主共和国,尤其是备受折磨的基伍地区,还有苏丹的达尔富尔以及索马里等地的男男女女,同样渴望天主的光,他们无止无休的痛苦就是缺乏稳定与和平的悲哀后果
愿复活的主在非洲,特别为在苏丹、整个萨赫尔地区、非洲之角,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基伍地区,以及在莫桑比克国德尔加杜角省受苦的人们,开启一条和平的道路,并使维持已久、造成粮食危机和饥荒、影响广大地区的旱情终止
团圆聚首孝为基,饼馨分圣爱,共融沐光辉。古礼新晖承道脉,笙歌清韵同归。婵娟万里沐慈悲,人间彰主荣,山海共芳菲。
东界:从哈匝尔厄南到舍番、经黎贝拉、至基乃勒特海(即加里肋亚湖)东岸,再延至约但河和盐海(34:10–12)。这说明许地既有明确的地理限制,也象征着天主子民生活的边界,应当在祂的秩序中生活。
(宗9:2)关于道的含义对基督教的意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拉辛格枢机主教针对记者提出的天主教神学问题:有多少通向天主的道路?拉辛格枢机主教回答说:地球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通向天主的道路!
拉辛各说得好:“人之为人的尊严并不在于与现时有关的目标,而是超越现时的永恒目的。那具有价值和值得被支持的东西,主要是与永恒有关的东西……假如人有永恒的未来,那么他现在的样子就会为这种未来所决定。
利玛窦来自马切拉塔,在马切拉塔,经过在耶稣会学校的学习并加入罗马的耶稣会之后,他热衷自己听到的传教士们的报告,此热情逐渐增长,并且像许多其他有同样感受的年轻人一样,他请求被派往远东传教。
在若望福音中,有这样的一个记载,也就是拉匝禄的故事(若11)。拉匝禄死了,但因着耶稣的命令,他又起死回生,继续他尘世的生活。这确实充分显示了天主子对死亡的权力,但它却与复活的宣报存在着根本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