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单位的效益一直不错,所以一到春节放假,我就带着我女儿去国内各地的教堂住上几天,正好教堂少有人去,所以我们母女清净地和神父、修女一起过年,互相陪伴,一起祈祷!
正如宁海作家协会滕延娟作家的《高高的皂荚树》,她说她是一个佛弟子,但是宁海天主教堂里的修女陆嬷嬷,成了她与乡民们常常怀念的人,看到了慈悲与博爱。
当时,她对隐修女们说:我活着的时候,你们不要我,但是我死后,你们必定会乐于接待我。事就这样发生了”。如今,圣女罗撒的遗体保留在透明棺木内,前来敬礼的朝圣者络绎不绝。
因为圣物处修女非常热情而耐心,她觉得白白耽误人家那么长时间心里过意不去,便买了个工艺品。付钱时,她拉着话,问她所要的这件工艺品叫什么,修女告诉她:耶稣圣心。她重复道:噢,耶稣圣心。
在绵阳堂区做修女的二姐打来电话问:“小弟你在哪里?”我说:“在成都,这里地震了。”后来姐姐因为我说“这里地震了”还笑话我:“你说成都地震了,就像我们这没有地震一样,哪里都地震了得嘛!”
德兰修女的影子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刚刚创立仁爱会时她什么都没有,她和修女们面临的困难却是那么的严峻。
李阿姨的婆家是老教友家庭,丈夫的姑姑是一位修女。1980年代,大陆和台湾来往后,姑姑回家省亲,一有时间,就给李阿姨讲圣经故事,她像个孩子似地倚在姑姑的腿上,饶有兴趣地一个接一个地听。
2008年秋,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修女(右二)在上海探望杨老师,照片提供:陶倍玲(左一) 1953年,许多基督徒已作打算准备从火线退下,但在这时,杨哥哥却在深思熟虑后决定上火线—&mdash
她曾向她的姐姐玛丽修女说过:“天主要是饿了不用跟我们要什么,但他竟不耻于向撒玛利亚妇人要点水喝,他是真渴呀!但他渴望的是他的可怜受造物的爱情……我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明白:这样爱他,才能解他的渴!”
1923年成立的至今已经93年的地方修女会—耶稣圣心圣方济传教女修会就是当时创立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