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阿门”是什么意思……
2009-09-03

旧约圣经中,梅(摩西)写律法时,就已应用了“阿门”这个语词。当以色列民众对天主律法的要求作出群体性的响应时,就发出阿们为他们心中正面的承诺(户五:22;申廿七:15-26)。

香港:教区为菲遇害港人献祭 汤牧愿港菲两地团结一起
2010-09-09

香港教区主教汤汉八月廿九日在中环的圣若堂主持弥撒,悼念八月廿三日在马尼拉遇害的香港人,他呼吁本地信徒和菲律宾人团结一起,祈求治愈。

撒玛黎雅妇人的信仰历程(五)
2010-09-23

在以色列民族历史上,自梅在西乃山与天主订立盟约后,以色列人所崇拜的雅威(上主)就不断派遣他的代理人——先知,来劝导百姓遵从上主为至高主宰,并藉着先知向以色列人民揭示他的旨意和拯救他们的计划

教宗为国际明爱会第21届大会揭幕:要洗耳恭听弱小者
2019-05-24

当天选读的《宗徒大事录》记述了教会历史上的首次宗徒会议,其间对接受基督信仰的外邦人该不该也遵守梅的所有法律进行了辩论。有人会问为什么耶稣没有留下指示,好使这场“大辩论”得以终止呢?

教宗公开接见:我们凭借什么能使他人拥有丰富的生命?
2019-08-08

按照梅法律,身残的人不能进入圣殿献祭,因为人们认为他们的残疾是犯罪的后果。在耶稣的年代,人们看到一个生来瞎眼的人,就问祂,“师傅,谁犯了罪?是他,还是他的父母,竟使他生来瞎眼呢?”

教宗叮嘱圣职人员:在苦涩中接触自己的人性,体尝天父的慈悲
2020-02-28

教宗最后引述《出谷纪》中梅为以色列子民央求上主把苦水变甜的事迹(参阅:十五22-25)。教宗指出,圣洁又忠信的天主子民「懂得陪伴并照顾他们的牧者,知道牧者的苦涩,并为牧者们祈求上主」。

教宗致夫妻书:婚姻有苦有乐,天主始终陪伴你们
2021-12-29

「愿大圣若在所有家庭里激发创意十足的勇气;在当前划时代的改变时期,这勇气至关重要。愿我们的圣母助佑你们在婚姻生活中促进相遇文化。我们迫切需要以相遇文化来面对当今的问题与难关」。(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圣诞前九日敬礼第五日(12月20日)
2022-12-20

恭读圣路加福音1:26-38到了第六个月,天使加俾额尔奉天主差遣,往加里肋亚一座名叫纳匝肋的城去,到一位童贞女那里,她已与达味家族中的一个名叫若的男子订了婚,童贞女的名字叫玛利亚。

教宗新年度首次周三公开接见活动
2007-01-04

教宗说:“牧童的纯朴精神和贤士们透过星辰寻找天主的记号的态度可以帮助我们;而圣母玛利亚的温顺和圣若的明智也是我们的榜样。

基督大爱就是空虚自己
2007-06-12

他的母亲不是叫玛利亚,他的弟兄不是叫雅各伯,若,西满和犹达吗?他的姊妹不是都在我们这里吗﹖那么他的这一切是从那里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