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在灵修路上一直陪伴着自己,艺术帮助我表达我的生命和我的灵修道路。
那些没有经历过属灵的改变、心仍就依然故我的人光景是多么的悲惨。有一座大山把他们与天堂隔开。他们还必须“出死入生”(若一3:14)。但可怕的是,他们看不到也意识不到自己的危险!
一年里主日庆节几乎不缺,特别是在修院工作,天天有弥撒,自然恩宠得了不少,灵修上不能说没有一些长进。然而这么多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今年二月份的一台主日弥撒。
我的第一个灵修老师是李笃安主教,他发现我身上存在的毛病后,常常提醒我,要做个谦卑的修道人。他在灵修课堂上,也常常教导我们,谦德是修德的基础,他本人也是位谦卑的主教。
这个修会于1244年由宗座成立,随后逐渐吸收了这位圣人生活的理想,世世代代以来透过团体生活,一种热切的使徒工作、做学问,以及深厚的灵修,结出圣德的果实。圣妇莫尼加的圣髑也是奥斯定与母亲密切联系的标记。
这是一个“锻炼灵修”的好时机。我们常常看到许多运动员冒着严寒和酷暑在不断地练习,甚至一个动作,他们也要练习好多次。锻炼的目的是在比赛时能取得好成绩。武林高手的“炉火纯青”的功夫就是日积月累的练习。
教宗方济各将于6月8日主日在梵蒂冈与以色列总统西蒙‧佩雷斯和巴勒斯坦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共度浓厚的灵修时刻。教宗为此发出呼吁说:「别让我们孤单无靠,请你们祈求上主赐给这块福地和平。」
这个生活实例告诉我们:我们只信天主,却远离教堂,不参与弥撒,不办告解,不领圣体,不参加教会活动,不做灵修避静……就如同脱离炉火的炭,一旦遇到困难,遭遇不幸,心情低落时,心中对主的依赖之心就有可能变小变弱
这位圣座委员会主席在讲话中强调了信徒「内在灵修」的重要性,它能「自然而然地」使人尊重他人,视他人有同等的人性尊严,不把他人看作敌人或对手,而是必须接纳的弟兄。
等大家全部投完后,再将纸棺材焚烧,由此便认为获得了罪的赦免,灵的洁净,旧的生命结束,新的生命开始。这样的创举到底是依据什么?圣经?教理?启示?难道这比告解圣事更神奇、更有效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