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设想,若一个皇帝光着膀子出来,谁还对他尊敬呢?与此类似,一位神父举止粗鲁,言行不羁,也是大失身份的。有人把平民化看成了庸俗化,这是不对的。忘记自己的身份,是由于没有灵修的基础,失去了前进的目标。
这年冬天,何全林去县城过瞻礼,李保禄神父知道他在家没事干,就请他协助传教,他二话没说,当天就留在了神父身边。这一留,就是两年多,跟着神父风里来雨里去,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在别的耶稣所拣选并曾与耶稣一同度过一段生活的宗徒眼中,保禄,那曾经迫害过他们的人,遽然也满渥主宠,像他们一样当起宗徒来,真是一件奇特而激起反感的事。
五十年前,梵二公会议一系列有关教会的论述,特别是由教宗保禄六世颁布于1964年11月21日的《教会宪章》,更是教会在一个崭新时代在自身认识上达到的一种新高度。
教友们马上行动起来,天天都有令人振奋的好消息,直到望复活的晚上,前来受洗的望教者有138人。当地通讯员介绍说,虽然在这些慕道者领洗前已给予了一些简单的必要的培训,但为作一个合格的教友还远远不够。
若实在做不到这点,那么,至少也应有一固定的时间,否则,难免朝三暮四,不易持久下去。至于每日读多少时间,应视个人的工作而定,一般而论,五分钟,未免太短;半小时,或许过长;十五分钟,该是比较适宜的时间。
若望宗徒曾生动的为我们描绘了这一幕:经师和法利塞人带来了一个犯奸淫时被捉住的妇人,叫她站在中间,便向主耶稣说:‘师傅!
爱到底若望宗徒感叹道:他既然爱了世上属于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若13:1)爱到底,包含爱一个人的每个生命状态,包括爱每一个人,也包括钉他在十字架上的人。人生命的最深低谷就是死亡。
洗者若翰出现在犹太旷野宣讲说:你们悔改吧!因为天国临近了。(玛3:1-2)耶稣在加里肋亚开始传教,第一句话也是:你们悔改吧!因为天国临近了。(玛3:17)若翰和耶稣出来传道的第一句话是完全一样的。
(若17:21)“因为天主愿意所有的人都得救,并得以认识真理。”(弟前2:4)本堂神父作为教友团体的领导有两个大的责任:一是帮助教友合而为一。这包括与天主和好,及人与人彼此之间的和睦相处与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