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育有五名孩子的母亲来自越南中部富孝市的堂区,她表示在二零一八年底,他们夫妇受惠于基督徒的慈善事业后,便开始向生活在最贫穷而需要食物的人派发越式法包。
结束采访时,纵德肋撒千叮万嘱不要写他们夫妇的真实名字,她说,我们都是基督徒,大疫当前做不了什么大事,就是尽一份心出一份力,不值得一提,“换作别人,一样都会这么做的!
有的人听一次、两次就不来了,有的则次次都来,这部分人已将天主的种子,播在心里,且生根发芽,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最后经过洗礼,他们便成了光荣的基督徒。
(参阅玛5:23-24)基督徒必须缔造和平,即使觉得自己受到不公义的对待和打击,仍然要致力于和平。吾主耶稣就是这样身体力行的。他等待门徒跟随他,在友爱的救赎中与他如此合作。
问题三十:既然耶稣已复活了,为什么基督徒仍然大谈特谈他的死亡?基督的十字架从一开始就是基督信仰的中心。但是,在复活的衬托下,它似乎显得多余。
在礼仪中,柳神父束上腰躬身为12位教友脱去袜子,慢慢清洗双脚、缓缓擦拭水滴、深深亲吻足背,效法耶稣在最后晚餐中为宗徒洗脚的爱的举动,以行动体现基督徒相亲相爱、彼此服待的精神,让教友们再一次体会天主对我们的关爱和救赎
因此,正如我们所听到的,圣徒保禄建议基督徒立即正视这个问题,尝试和解:“不可让太阳在你们含怒时西落”(弗4:26)。重要的是一切都要在太阳下山之前立即消散。
基督徒就是能从闪耀着复活的希望中,来看这可怕的十字架苦刑的人。四位圣史写福音时心中所看到的,比他们在耶稣实际受难的时候所看到的多,这个“多出来”的部分就构成了圣经的默感。圣经的默感是来自圣神。
很多基督徒,当他们离乡背井,走进一个陌生的国度,面对一个新的文化环境,时间一久,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不少家乡传统遗忘了,然而有一个最珍贵的瑰宝他们永远也不能遗忘和改变,那就是扎根于生命中的信仰。
主持人说:作为一对圣事夫妻,基督徒要活出圣事的标记。我记下这句话,希望能努力生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