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是玫瑰月,在这金风送爽,凉露惊秋的季节,我们天津中心桥堂区一行52人在本堂蒲神父和西开教堂杨神父的带领下,到上海佘山圣地朝圣。
在「2018年亚洲新闻研讨会」上,来自生活在该亚洲国家11年的宗座外方传教会卢卡·博莱利神父谈到了正准备面对未来的年轻天主教徒,因为耶稣的存在而受到强烈的启发深刻的合作精神:我是卢卡神父,
看着墓碑上镌刻的那个十分醒目的十字,好像在圣灰礼仪上神父在她额上留下的灰土印迹。今生今世再也见不着这位可亲可敬的大姐了,想她——只有到埋葬她的公墓才可寻觅到一点点踪影。
……在认识此奥迹的崇高意义之后,就容易了解,在历史中教会对圣体奥迹的信仰,不但要表达在内在的虔敬上,也要求表现在外在的形式上,因此渐渐发展出一套特殊的感恩祭礼仪的规程。
李常权见神仙发火了,连忙转弯说:“你莫吵了,你莫吵了,我来挖好不好!你让我去找东西挖唦!”说着他把衣服穿好,就走到屋外头来,顺手把门拉过来,当他转过身来,那个老人一下不见了。
这一时期台湾出版了一系列专著,主要有穆启蒙编著的《天主教史》,赖诒恩著、陶为翼译的《耶稣会士在中国》,樊神父(OctaveFerreux)著、吴宗文译的《遣使会在华传教史》,等等,这些著作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此期大陆天主教史研究的不足
12岁时母亲去世,便来到辽宁盘锦的姐姐家。长大后在辽宁打工时与小她三岁的朝阳南大营子李忠明相识后,结为夫妻。丈夫家是老奉教的。这是天主召叫她的第一步。虽然结婚时没有进教,但对天主教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在她高中毕业那一年,有一天教区的神父到她家里,为罗列特修道院的修女们前往印度加尔各答布道而募捐,顺便给艾格妮丝讲起修女们在印度布道的种种情形。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洪广化出任川西北代牧区主教时,一方面在彭县(今彭州市)马桑坝修建正规的教堂,并将主教公署固定在此;同时又在彭县白鹿镇场口买来朱元璋后裔朱益淳(也叫朱应纯)的田地15亩,并指定谷布兰神父为院长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瀑发后,由于种种原因,神父们的行动受控,修道生被迫解散回家,这些修道生来自全省,家在附近的都陆续回家了,最后诺大的修院只剩下因交通阴断页有家难归的七位大修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