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人性事物上,基督徒都责无旁贷。此时所有人都因痛苦而哭泣。各处兴起的协同、互助、责任感、牺牲精神能帮助我们。我们不要区分信徒和非信徒,却要回归我们的人性根基。在天主面前,我们都是祂的子女」。
罪过改变心灵的视线,改变对事物的评判,令你看得不真切,或至少不太真切」。为了解释什么是「心里洁净」,教宗引用了《圣经》中有关心灵的概念:心灵指的不只是感受,更是「人最私密的地方」。
同一个重症监护室的心理医师亚丰西(FrancescaAlfonsi)女士在一旁表示:「在与同事们共同经历了无比痛苦的时刻,并且支持病患及其家属后,我们终于能享受美的事物,稍微抚慰心灵,平抚这几天的日常焦虑
她最后说:“我认为,如果父母与孩子们时常提起历代圣人的不寻常的典范,很多青少年会发现一些非凡的事物,有这些朋友在天上,他们能在具体生活中帮助他们。
哪些是真正重要和需要的事物呢?教宗表示,这次“疫情大流行”正是一个“警讯”,让我们对此进行省思。这是“考验和选择的一个时期,好让我们将自己的生命重新引向天主,祂是我们的救援和我们的终向”。
他谈及「数字扫盲」的概念:对事物的理解即为演算法,它是建构一种世界观的关键所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与演算法日益紧密结合,带著「其他人编码」的痕迹。我们要是不具备理解这一切的能力,就无法了解世界。
领袖的条件:领导与管理是两种不同的才能,我们只能管理一些事物及情况。领导需要具备诚信、以身作则、富同理心、尊重他人、乐于鼓励等个人素养。这些素养可以通过学习和培养得到。这也切合格前十三章关乎爱的描述。
年长者「眷恋着过去,为今日教会和团体的型态似乎不同于以往而黯然神伤」,却忘了「秉持基督徒的祥和活在当下」;青年则「期盼着连或许不需要改变的事物也得到改变」。
一切加剧人与人之间不和的事物,往往导致歧视,所有这些,在天主面前都不再坚固,这要归功于藉着基督实现的救恩”。教宗最后总结道:“重要的是信德,它遵循圣神指示的合一道路而工作。
祂不行新事,却使事物焕然一新”。换言之,祂不创造“新教义和新制度,而是使耶稣建立的制度得以更新和富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