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的四旬期,首先是选择跟随主耶稣,得到天父的圣爱,在圣爱中生活,而不是选择和主耶稣一起受苦。有爱,才会牺牲。
导读:从事记者工作七年且颇有成就的美国姑娘鲍芭德,因一次与同事电话交流的经历,反思了自己的生活,毅然决然放弃令人羡慕的生活,走上圣召之路。
这种惧怕的心理被一些哲学所利用而做出偏差的诠释,进而,人被误导着不知根源地生活,漫无目的地前行。不知生和死的人,其生活也是生不如死。死亡到底是什么呢?
究其实,这是他一贯的实践信仰的原则。贫穷的教会(poorChurch),绝非基督信仰中的新鲜词汇,只是在这个时代中被再度提起,并且以之作为基督徒联接现实生活的责任与神圣领域之间的节点。
举行传教月,首先有助于我们重新找到我们坚持耶稣基督信仰的传教意义,这信仰是无偿领受的圣洗的恩典。
蔡惠民副主教表示,神学会议亦有反思这课题,他指内地近年强调的宗教“中国化”,引来了误解,神学会议则给予澄清,“‘中国化’与教会一直强调的信仰‘本地化’,并非互相排斥,这是自然的因果关系,即教会真诚在自己的生活中活出并见证信仰
高贵的美本笃十六世在主教会议后发表有关感恩祭的《爱德之圣事》宗座劝谕中说明:信仰上和所举行的奥迹两者之间的关系,特别表现于美在神学上和礼仪方面的价值。
丁神父生前因为心脏问题,十几年前就写了遗嘱,后历经生活不同的际遇,修改遗嘱两、三次。最近再次修改,他说:我们要彼此拥抱,因为我们彼此尊重、信任,自然地就会表达关怀之意。
在司铎年即将开幕之际,作为一名神父,我愿意和主内弟兄姐妹分享一些有关牧职生活的反思:一、司铎的身份我们应意识到自己是天主建立教会的礼物,蒙召参与基督的生命和他救世的使命,这就是我们喜乐的根源。
天主子耶稣基督将爱天主和爱人的最简单方法启示给了我们:爱人,就是通往永生之道;爱天主,可以在平常的生活中开始永生的生活(玛25:40)。3、爱人通往永生爱人,是通往永生之道。爱人,使我们遇到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