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母大殿前的广场上,教宗方济各在“罗马人民救援之母”像旁,举行隆重的圣体降福礼。自2017年以来,传统的拉特朗大殿庆祝活动及随后到圣母大殿的游行一直未能举行。
为此教宗警告说:不要以为像当今有人企图用各种方式消除、甚至明显拒绝宗教因素那样,就会获得真正的社会进步。
教宗着重于耶稣降生,那使万物更新的新创造。当天的弥撒读经和福音叙述了三松和洗者若翰的奇妙诞生,两位女人从不孕成为有生育能力的人。
我们必须拥有心灵内外的旷野,一如耶稣在人群间展开使命以前,选择退避到荒僻之处收敛心神那样。 教宗解释说:「耶稣在独处的四十天期间与撒殚打『肉搏战』,揭穿它的诱惑,并且战胜它。
耶稣时时处处都在宽恕人,在世上为我们立下宽恕人的芳表。他被钉在十字架上,在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时,还不忘宽恕钉死他的人(参路23:34)。直到今天耶稣还在圣体圣事中与忏悔时宽恕我们。
教宗在四旬期第一主日反思耶稣在约旦河接受洗者若翰的洗礼后,在旷野里忍受试探,一如马尔谷福音记载:「他在旷野里,四十天之久,受撒殚的试探。」
他在要理讲授中谈了古往今来的人渴望看见天主的容貌这一主题,进而指出耶稣来到世上的一大创新,就是将天主先前隐藏的面容显示给众人,即使无信仰的人也愿意看见天主。
自圣诞节期至耶稣受洗节主日止,约四个星期;复活期自耶稣复活节起至天主圣三节止,常达八周之久。
教宗继续讲解圣周四的意义说:“这一天除了纪念耶稣建立神品圣事外,也纪念基督在感恩圣祭中把自己完全奉献给世人的事迹。
说到这里,又让我想起保禄的话“你们该怀有耶稣所怀有的心情:他虽具有天主的形体,并没有以自己与天主同等,为应当把持不舍的,却使自己空虚,取了奴仆的形体,与人相似,形状也一如常人;他贬抑自己,听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