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的平安夜活动,我荣幸地同咱西堂36期慕道班的老师同学们在一起服务,收获很大并学到了知识。面对大家不怕寒冷,微笑热情服务的态度,很是感动,不自觉地使自己很快地融合在了这个集体里。
他们与人同处总是喜好标奇立异。他们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大家喜欢往东,他们却坚持非向西走不可。
再者,相遇并非伪装自己,或是去异存同。「区分的标准在于:一个人建设的是桥梁还是高墙。建墙的人散布恐惧,试图分化人心,制造恐慌。相反地,你们愿意作个搭桥者。」
同样,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一些地方弥漫着享乐主义、金钱主义、自私自利,我们往往会害怕基督,怕他夺走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同时会阻止我们去拥有,因为他曾经要求那位青年说:“把你一切所有的都变卖了,施舍给穷人,
行程中,内有疾病的煎熬,外有死亡的威胁,除了监禁、拷打以外,还有乘船遇险,遭遇盗贼,被同族人仇视,为外邦人追杀,一路舟车劳顿、危险重重、备尝艰辛。面对这一切,保禄说:“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
小学三年级时,有一次他与一个同校长有着亲戚关系的女教师发生了争执,进而升级为“顶撞”,可他死不认错,教师生气欲拉他到教室外,可她哪是大弟的对手啊,两人很快地便扭打在一块……这件事震动了学校高层,校长召开全校大会
显然,这种态度揭示了同天主建立的不是真正关系,其后果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天主的肖像,就如福音比喻中的浪子那样,以为远离了父亲的家就能实现自己。”领受圣神的恩赐就是说要明了依照圣经所度的团体生活。
(默5:1—10)圣经不但适应各人所需,也改造人、变化人,使人符合天主所愿,圣言能同化食他的人。这个意念在先知们被召的片段中,清晰可见。
1219年,方济各获准前往埃及同穆斯林苏丹见面。教宗特别强调了圣人生活中的这段经历,即基督信仰与伊斯兰对话。只带着信德和谦虚的个性为武器的圣人,进行了成效显著的对话。
与圣方济各和被钉十字架的基督相遇唤醒了她的心灵,她明白只有同天主在一起,生活才是真生活。教宗进而向今天的人说,天主有无数种方式向我们的心灵显示他的临在,他的存在,他认识我,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