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中住着这样两位教友:一个是自认为很虔诚的中年教友,天天参与弥撒、领圣体,堂里有什么活动一概不放过,各种经文背得滚瓜烂熟,念得速度非凡,唱得抑扬顿挫;另一个却是目不识丁的老年教友,一端经文也不会念
对于所谓的老教友,一提起四旬期,或者旧说法封斋期,就会自然而然地与守斋、补赎、克苦等联系起来。好像进入了艰苦的岁月,不许干这个,不许做那个等等。
他想自己这次一定会有所收获,但他真的想错了。同学们似乎都很有礼貌,规规矩矩地让开一条路,让这个老乞丐通行,眼睛里流露着异样的眼光,甚至还有人在窃笑,可就是没有人给他钱。
这段时间单位的工作实在太多,总是加班,使我有好几个主日不能进教堂。上个主日我终于可以休息了,那天早晨我真想好好睡一个懒觉,但有一种强烈的罪恶感驱使我赶紧起身去教堂参与弥撒。
2000年,田修女听说威县项营村里有个教外的孤寡老人,没有人照顾,已奄奄一息了,她得到长上的准许后,拿着自己仅有的几十元钱买东西去看望老人。
这个稍美馆有两种价格不同的稍美,纯肉馅的价格要比普通的贵一倍。服务员正要开票,男孩却突然向她打手势,他歉意地笑笑,接过服务员手中的笔,迅速地写道:一两纯肉馅的,一两普通的。
现在我们堂区人手一本《圣经》,大家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读经、查经、分析历史背景;不懂必问,每读一段一句就联系现实,反思有什么深远的意义。几年来我深深地体会到,圣经虽说是几千年前所写,但永远不过时。
而且修女一生也是这样做的,她所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有4亿多美金的资产,她的组织有7000多名正式的成员,以及超过百万的义工与追随者。
一旦我们了解到在她生命最后的一年半中身、心、灵诸方面经历的苦难与试炼,我们会视她为致命圣女,是盛开在加尔默耳圣山上的另一朵红玫瑰。
做好事死后升天堂,做坏事死后下地狱……教堂太美太好了,跟我去教堂看看吧……天主不叫人偷东西叫人孝敬父母,不让人打架……有难处求天主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