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强调,耶稣赐予我们的自由“并不与我们所接受的文化和传统对立”,藉着本地化,福音采用当地基督徒团体生活的文化,以那个文化谈论基督。
整个退省围绕耶稣的降生奥迹、童年和隐居加以展开;每日两次分享与针对要点的提示和劝勉。
罗伯特巴伦主教在他的书《最奇怪的道》的一书中指出跟随耶稣的三条道路,分别为:1)找到中心;2)知道你是罪人;3)意识到你的生命不属于你。
耶稣圣诞日第一台天明弥撒中,堂区也迎来了四位新教友的加入,他们经过长时间的慕道与准备,终于选择在耶稣降诞日更新自己的生命——领洗加入教会!整个礼仪圣祭由李文雨神父主礼,代表教会接纳并见证了生命的诞生!
四旬期是与耶稣一起进入“旷野”的时期。自5世纪以来,各种各样的四旬期守斋已经实行开来。根据早期教会历史学家苏格拉底的说法,不同地区的基督徒有着不同的守斋方式。
教宗方济各在第59届世界圣召祈祷日文告中表示,圣召是「实现天主的梦想」:「耶稣向天父祈求『众人合而为一』时(若十七21),心中怀有手足情谊的伟大愿景」。
在一种交谈的互动中,与会者用他们的语言,其中包括3种哑语来回答世界主教会议的重大问题:我们是怎样与耶稣和弟兄姐妹同行来宣讲基督?为宣讲基督、在与耶稣和弟兄姐妹的同行中成长,圣神要求我们的教会做什么?
耶稣诞生的夜晚(12月24日),我们称之为“平安夜”,因为是和平之王驾临之夜。耶稣降来人间的使命,首先是天人之间的和好,使人回头改过,能接近天主;其次是促进人类彼此之间的和谐,度安和乐利的生活。
在纪念婴孩耶稣德肋撒诞辰150周年之际,教宗在文告结尾引用这位圣女的话“每个人都有权利得到爱德的光照”,要求众人始终将目光停留在耶稣人而天主的面容上。(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天主是这样的:不等待我们的努力就来与我们会晤了,他没有在寻找我们之前对我们做一番评估看看我们的价值,如果我们迟于回应他,他仍不会放弃;相反,他自己采取主动,在耶稣内“出去”到了我们之处,为向我们彰显他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