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了仁爱会总会院朝拜了1830年圣母显现地,瞻仰了圣女加大利纳拉布莱没有腐烂的遗体圣髑。攀登致命山,在白色的圣心大教堂举行弥撒。
「其国人东来者,大都聪明特达之士,意专行教,不求禄利,其所著书,为华人所未道,故一时好异者,咸尚之。而士大夫如徐光启、李之藻辈,首好其说,且为润色其文词,故其教骤兴。」
这些作家大都是德高望重的人,他们中有很多人是主教,或是神学家、历史学家、思想家、演讲家,例如欧瑟伯、戴尔都良、奥利振、依勒内、奥斯定、亚大纳削等人。这些人教会惯常尊称他们为教父。
李露献修女则给我们讲了一件刚刚发生的事情:“昨天晚上(3月11日),一个名叫陈利的小女孩的爸爸生病了,就给爱心组的一位教友打了电话,那位教友立即和另外几位爱心组的教友去小女孩的家探望了她的爸爸。”
理事厅教堂是典型的拉丁十字巴西利卡(basilica的意思即是长方形会堂),是非常早期的教堂建筑风格。
但他几乎用同样严厉的词语,批评陷入歧途的兄弟们,他所指的是那些改革派——想把改革带入更白热化状态的人,如:托马斯·闵采尔,或者曲解了改革含义的人,如加尔文或慈运理(或译作茨温利)
为他主持晋牧仪式的是坦桑尼亚籍枢机波利卡普•彭戈,襄理的是当时的传信部秘书长,几内亚科纳克里籍的罗伯特•萨拉总主教(今天已擢升枢机)。
上午,主日弥撒之后,光传媒、真真、优服邦、德利斯集团等教友所创办的企业在会场布置了展板展台,举办了企业招聘交流会,吸引了大量青年教友前来应聘咨询。
圣玛窦st.Matthew 玛窦加利肋亚人,路加和若望福音称他叫“肋未”,玛尔谷称他是阿尔斐之子。他是收税员,也是第一部福音的著作者。
尤其是中国教会,许多改革开放后的司铎接受的神学陶成仍是延续脱利腾时代的培育模式和神学科目。一些神学观念影响着司铎的福传方向、方式和态度。个别司铎的讲道抽象、晦涩、狭隘,使信友和教外人难以明白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