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里,她每天早晨参与弥撒,花费时间朝拜圣体、念玫瑰经、过补赎的生活。她的这些灵修的实践在传教点给人深刻的印象;他们在卡特丽身上意识到了一种吸引人的圣善,因为这圣善源于她对天主的深爱。
(咏1:1—2)凡不随从恶人的计谋,不插足于罪人的道路,不参与讥讽者的席位,而专心爱好上主法律的,和昼夜默思上主诫命的,像这样的人才是有福的。
历尽各种难以忍受的痛苦,他流着泪诉说:“我一生为教会做了许多事,早、晚祷从未缺过,只要有条件我一直参与圣祭,自问热爱天主,恭敬圣母,而我苦苦求主让我病好,可是……”他最后在亲人的帮助下安死善终了,但他的思想问题仍未好好解决
尤其是五月十日傍晚在市立运动场会晤数万巴西青年,以及一百多万人参与五月十一日星期五在火星广场举行的宣圣大典,更在一亿八千四百多万巴西人民心中留下难忘的回忆。
据这支福传小分队的教友讲:他们那里参与福传的教友约有二百多人,他们每次出去福传都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这次出来的共有8位,年龄最大的有70多岁,较年轻的也有30多岁。
参与祭礼的各国信友、修女、神长、主教、总主教、枢机主教以及外交团坐满了大殿。教宗和共祭的总主教们都穿着鲜红色的祭衣,象征圣伯多禄和圣保禄两位宗徒的流血殉道。
教宗说他看到当天在大雨和阴冷的天气中,竟有那么多的朝圣信友不远而来参与庆典,真令他感动。教宗说他在朝圣主持的弥撒讲道中,发挥了瞻仰基督的道理。
但我们往往是只注重了参与弥撒领圣体,而忽视了研读《圣经》的重要性,有的人只注重念经,而不注重《圣经》。
由此才能激发更多的主内兄弟姐妹们参与到为主福传的队伍中,才能使所有福传人员借此良机将所有的福传经验很好的总结起来,使福传工作能够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他就把这篇报道,连同另外一篇结合我俩每主日一起去参与弥撒的心情所写的名为《回家的感觉》给“信德”寄去。这两篇文章同时刊登在11月1日的“信德”上。这极大地鼓舞了他的写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