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劝他说:“你要依靠天主,靠你自己的本性是不够的,主说‘人不单靠饼生活,也靠天主口中的圣言’,你依靠天主才能把自己的心变成喜乐的心,天主才会降福你。”
曾有人对俗字的字面做过如此风趣的解释:俗,就是一个人始终站在谷的旁边,只考虑吃,只考虑现世物质的东西,且为其思虑一生、忙累一生,想来也觉得这个说法颇有哲理。
物有主,须有识别的记号;走在大街上,可以见到许多“刻印”的店铺;我们的公文、信件、票据、字画等要盖印章;好多组织、机构、团体、学校等也都有自己的徽章。
一个流浪汉不相信大家对他的评价,认为太过夸张。于是他和别人打赌说:“你信不信,我能骗到他的马?”定好赌资后,流浪汉就来到了智者每天骑马必经的路上,然后躺在路边装死。
对司铎身份的定位与铎职反省实质上是在问:司铎到底是谁?他的来源在哪里?为什么要有司铎?他的使命是什么?“我是善牧,善牧为羊舍掉自己的性命。佣工因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一看见狼来,便弃羊逃跑。
萨拉枢机最近的书本《静默的力量:对抗噪音的独裁》,探讨一系列有关神学与灵修上的主题,全部均围绕着噪音在我们的文化中、特别在教会中,所扮演和发挥的不快角色。
教会虽一直阴盛阳衰,但教会是志愿性团体,决定权操纵在一小撮男性手中,不接受女性地位较低者大可离开,故适用于整个社会的理论不一定适合社会上特殊的个别团体。
教宗指出:约纳想亲自谱写自己的历史,不愿意被打扰。上主召叫他到尼尼微城向人们宣讲悔改时,他却乘船去西班牙。他要逃离上主。 教宗说:逃离天主。
这就是说:以革新的方式来表达在祈祷中的教会历久弥坚的活力,要刻意地使「信友参与这信德的奥迹时,不要像局外的哑吧观众,而是要他们藉着礼节和经文,深彻体味,且能有意识地、虔诚地、主动地参与这神圣行动」(《礼仪宪章
教宗从犹达斯出卖耶稣的行为谈起,讲解耶稣苦难的意义。他说,上主完全自由地选择受屈辱和空虚自己的途径,直到死在十字架上,这是为奴隶及罪犯保留的最残酷的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