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常常跟老伴说,他要学习圣女小德兰,默默祈祷,做自己生活场所的传教士。他每天要念七分玫瑰经,为教会祈祷,为神职人员祈祷,为众炼灵祈祷,为家庭祈祷,为儿女们祈祷。
以下是本台记者的有关报导: 耶稣会新选出的总会长尼古拉斯神父幽默地向记者们说,他是一个没有人认识的人,甚至连他祖国西班牙的记者们都必须到处搜寻有关他的过去。
他生活在法国革命时期:在受迫害的年代他决定追随基督作个司铎。他满腔热情,可是文化培育不够,无法学好拉丁文。后来修道院中断了他的学业,他不能作神父了。
我想起了一位神父,他的生命如同一首悠扬的乐章,在磨练中奏响了动人的旋律。他曾经历过一段艰难的岁月,被送往偏远的地方进行劳动改造。
特别是看到他祈祷时,我不禁明白,他是一位天主之人。这是我对他的基本印象:一位与天主一同生活的人,活在天主内的人。他的亲切热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没有任何的成见,就是以这样的亲切热忱问候了我。
他一再利用这些独处来与自己的根源接触,因为在独处当中,他体会到和天父单独的相处。在人群当中的耶稣是很孤单的。
面对威胁和恐吓,他回答说:即使他们迫使我们沉默,基督也会说话。他的长上为了他的安全,希望将他调离,但他拒绝了。
他那时候的思想,可能在这些书籍及文化环境影响下,有很强的唯物史观,是一位无神论者。他后来也曾经告诉过我,他认为,人死如灯灭,人没有灵魂。
耶稣告诉他说:“去吧!你的儿子活了。”(4:50)就在那时,他的儿子好了。耶稣的回应是要那人除去领受生命的阻碍,正如他向那位撒玛黎雅妇女做的。
而唯一能够成为他精神支柱的就是天主的恩宠与眷顾——坚固的信德促使他常从天主方面呼求救援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