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最后表示,祈求上主宽恕我们对许多兄弟姐妹的冷漠,宽恕我们因固守私利而怀有的麻木不仁的心,并祈求上主宽恕那些制造悲剧的人们。
人心一旦堕落,社会生活就会蒙受严重的後果」,成了耶肋米亚先知所说的,「只顾私利,只知流无辜者的血,施行欺压和勒索」(耶廿二17)。教宗表明,「这种情况的改变无法单靠理论或是社会及政治改革。
金钱和私利造成分裂。在家庭内也是如此:多少家庭为了遗产四分五裂,家人不再彼此嘘寒问暖?」另一个使团体分裂的是虚荣,「想要高人一等的欲望」。法利塞人这样祈祷:「上主,我感谢祢,因为我跟旁人不一样。」
他们既不欺压也不贬低他人,无意掌控和统治一切,也不强行损害他人的个人主张和私利。这些人不受尘世思维的赞赏,在天主眼中却是珍贵的,天主使他们承受恩许的土地,即永恒的生命。”
当我们在工作中面临利益诱惑,可能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私利时,要想到天主的教导,坚守道德底线,拒绝罪恶的侵蚀。这一教诲还强调了对信仰的忠诚和对天主命令的绝对服从。
我们要把自己完全交托于天主的手中,不要再为一己私利而赔上自己永久的生命。你们悔改吧,天国临近了。(玛3:2)让我们时刻准备着,警钟长鸣。我们不属于这个世界,世界不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家在永远的天乡。
然而信徒也想要能够清楚地知道司铎的特质,他们期望司铎祈祷,不拒绝施行圣事;他们期望司铎向每个人敞开大门,不要因私利而管理众人,或成为派系的领导者。
本来天主赋予人类一个极良好的生存环境,但人类却因着私欲私利,随心所欲地进行破坏,肆意违反生态规律,这种人为破坏的危害、恶果已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剧烈。
教宗指出私利,也就是耶稣所说的求回报的心态总是在作祟。假如邀请是以另一个形式发出的:‘你们来吧,我有两三个商人朋友从外国来,我们可以一起做些事’,肯定没有一个人会托词不参加。
可是,人往往不选择生命,不接纳生命的福音,而顺应利己主义、私利、利润、权力、享乐的思想逻辑,不听从爱、寻求他人利益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