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基督教会的总体表现,是中国基督宗教历史上的一大亮点。在20世纪初到50年代的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基督宗教在较大程度上与中国人民和社会进步事业相结合,曾先后发生过三次。
回首父亲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患难艰苦岁月中度过的,吃苦受罪,他经历了清朝统治、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年困难、十年浩劫。
“双评”围绕“中国传统节日”“崇俭戒奢”“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等主题,从各地评选推荐的11名讲道人员(另有3人受疫情影响未能参加)、23篇讲道稿中,评选出优秀讲道人员7人、优秀讲章7篇。
抗日战争爆发后,曾任长乐难民收容所主任、抗敌后援会常委;1938年考入北京辅仁大学,进修中国文史。
内容提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佛教适应时代变化,从清净修行、处世无诤的传统形态转变为上马杀贼、下马学佛的战时佛教形态。这种非常时期的非常选择既符合中国佛教的基本精神,也符合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大义。
为积极响应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关于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8周年和平祈祷活动的通知精神,8月27日,上海教区沈斌主教在徐家汇教堂主礼弥撒,教区秘书长兼徐家汇堂本堂顾张军神父、主教秘书兼徐家汇堂副本堂谢慧敏神父襄礼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65年前,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无数中华儿女齐聚在抗战的大旗下,齐心协力,共赴国难。
同时,我们也应永远铭记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自强不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