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交待给三姐三件事,第一,是她临走的时候,呼她的圣名,第二,把她念经的念珠挂在她的嘴上,她的嘴才会闭上,第三,在她和公公的墓碑上一定刻上十字圣号。
墓前墓前,聚集我的亲人墓前,我发现自己原来有这么多至亲平素脑海里从不曾想念过的叔叔、婶婶、姑妈、姑丈表姐、表妹、堂弟、堂妹还有转眼已经在地上蹒跚着脚步的小侄女,我凝视低矮的墓碑原来,是我墓地里的祖先在追思先亡这日把他的子孙召唤到一起下得山来
在一次修建传教士墓碑的过程中,家父告诉我,当时天主教传入藏地初期,成为教友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叫迈克尔·法拉第,将来我的墓碑上,只需刻下这个名字。”法拉第告诉妻子莎拉。66岁的法拉第并非已将名利看透,而是名利根本就不是他的追求。他的心里只有科学。为此,这个铁匠的儿子,没少遭受苦难和屈辱。
而在它被锯倒之后,裸露的伤痕曝晒于烈日之下,如墓碑一般的残干上只留下独有的年轮与伤疤,每个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都知道,有如此细致年轮的树木是极难得的木材。
公告又指出,封盖若望•保禄二世教宗的大墓碑保存完整,目前安置在另外一边,后来将运到波兰克拉科夫珍存在纪念真福若望•保禄二世的新圣堂内。
墓碑上镌刻着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手书“明徐光启墓”。1983年,墓前小路拓建成150平方米花岗岩坟台,新建徐光启半胸一品官服花岗岩雕像,左右植有龙柏及常青树。
父亲的墓碑上篆刻着博爱滋人世,理想在天国。这十个大字,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使徒陵园,历史悠久,每一块墓碑都镌刻着不朽的故事,同时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神圣的意义。从最初的奠基到今日的祝圣,它见证了信仰的传承与发展,是信仰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据堂内墓碑得知,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教会已在通远有教堂和信友,并是陕西天主教的传教基地。现存的这座古老教堂是1844年开始修建,1848年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