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的希望”总是敦促我们更有胆识、扩大视野,且不要满足于现状。在这个具体情况中,“基督徒的希望”促使我们努力带来一种真正的转变,使长者重新获得应有的尊重与关爱。
我们对西方传教士的一些看法受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非基督教思想的很深影响,所以我们的传教史研究也需要关注西方教会史和修道传统研究中的学说史和文化史。也就是说,全球史的视野有助于传教史研究的深化。
但是有关天主自身的奥秘,则非天主亲自启示给人,人是无法认识的,这就需要超自然启示。
希望今后非国民之公意,对内绝不许枉费一弹,对外必要,不许吝惜一枪弹![34]因有全国主教会议的决议在先,刚恒毅作为驻华宗座代表自然不能发表有关抗日的言论,而且其身份也不允许。
他接着强调:「对基督徒来说,非暴力不仅仅是战术上的行为,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是一个人深信天主的爱及能力,因此能够毫不惧怕地,只以爱和真理来对付邪恶。
基督徒要想真正了解耶稣是谁,他应该度一种门徒的生活,而非研究员的生活。在跟随耶稣的旅途中,交织着作证和背叛、跌倒和重新爬起,这不仅是在智力上研究学习的问题。
我们克苦、斋戒、祈祷,都是为坚固自己的信德,要让自己活出基督的样子,这仅是一种表面的迹象,而要真正堪称为基督徒,重要的一方面是付诸于实际的行动,真正死于罪恶,活于基督。
教会在这为期两年的漫长旅途中,反思人类和基督徒经验的一个焦点,即家庭。 问:教宗方济各非常关注遥远的人、震撼近人。 答:是的,因为天主关注所有人。
不论对方是基督徒、犹太教徒或是穆斯林,若望保禄二世都予以高度尊重。因此,他是所有人的宗教领袖。他与各种藩篱搏斗,向世界敞开教会,也让世界接近教会。」
你们藉着他的生命认识了永恒的福音:这福音把光明和希望带给一代又一代的基督徒! 科玛斯特里枢机最后说:今天,我们知道那种预感是一种启示,因为教会在教宗方济各的带领下,承认了若望保禄二世的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