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个亲近即是亲近天主、主教、司铎弟兄和天主的子民。
郑板桥的这首诗一直不能让我完全领略其中之意,直到今天,透过这首诗,才让我更深层次的完全明白,民间的“一枝一叶”细小的事情都无一不在天主的关爱之下,让我深深感受到天主的临在,感受到天主的大爱。
让妈妈一生最头痛的是爸爸,爸爸没有领洗进教,直到他生命的暮年,才皈依了天主。爸爸是罗氏家族最后一位领洗进教皈依天主的人。这条皈依的路相当长……如果这算他的慕道期的话,这个慕道期长达50年有余。
旧约中先知们邀请以色列人离开偶像、不正当和不道德的行为,而回归天主的仁慈和救赎。圣经有关皈依的训令启示了天人关系中的三件事实:1)罪恶的人类与天主疏离,深切地需要与父复合。
天主给了人理性,透过它我们可以认知这个世界基于理性的架构。同样,天主也给了人信仰,这就是为什么基督信仰要求且推动(自然)科学。有了信仰,我们才能认识对理性而言并不明显、超乎理性但却同样真实的事物。
在三钟经祈祷活动中,教宗重申只有基督可以给我们「成为天主子女的尊严和力量。」 向子女述说天主真理的声音,是每位基督徒父母艰巨和崇高的任务。
避静是回到自己心灵深处,进到天主里面,与天主一起反观自己的生命,细看自己的灵性生命、真理生命、福传使命的状况,在圣神内协同圣神努力调节、削弱、致死老我生命,使心思更新、情感净化、意志折服;被圣神柔软,被圣神顺服
感谢天主,在开始朝拜以前,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了陪伴圣体、恭敬圣体的神圣意义。一位参与朝拜圣体的教友说。在《拜圣体歌》中恭迎基督圣体,本堂张洪波神父带领全体诵念《耶稣圣心祷文》、诵读路加福音、唱天主经。
犯罪就是远离天主的恩宠,犯罪就是将天主锁在门外,让魔鬼进入自己的心,然后内心欺骗自己说:这是最后一次,下次办完告解就再不犯了。其实,如果不真正悔改,很快就会有下一次,依然是同样的模式。
若翰王荩主教是属于天主的人,天主所喜爱的人,天主的好仆人,教友敬爱的好牧人。他一生藉着天主的爱,背着十字架,跟随耶稣历尽风风雨雨,把自己的生命全部奉献给了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