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0年普世传教节文告
2013-02-27

教会从圣体起成为「共融」,在圣体圣事内,基督临在于面饼和葡萄酒中,用祂那爱的献把教会建成祂的奥体,将我们与三位一体的天主合一、我们之间结合在一起(参见格前10,16ss)。

圣方济各:基督活像 福音楷模(二)
2013-06-17

论爱人,他慷慨大方,施舍无度,多次将自己的衣服给乞丐,甚至将台上敬礼天主的用品施舍与穷人。他多次去麻风病院,侍候麻风病人,为他们清理脏污。他体贴弟兄们的软弱,陪同饥饿不堪的弟兄吃违斋的馒头。

河北衡水教区善导圣母会修女发愿
2005-06-16

封新卯主教主礼,来自本教区及兄弟教区的20多位神父、80多位修女及500多名教友参与圣

2006年四旬期文告
2006-03-01

耶稣的眼光放在个人和群众身上,祂把他们全部带到天父面前,并献上自己做为赎罪。在此逾越奥迹真理的启迪下,教会知道,如果要促进完全的发展,那么,我们自己注视人类的「眼光」,应该相当于基督的眼光。

圣地之恋 (五)
2002-07-16

当唱到“您用这圣水……”4位神父从大水罐向台前的一个大缸中倾倒出圣泉之水,“哗……”  这清澈的水声响彻在整个广场。这是救恩之水,圣爱之水,百余年来未曾干枯过!(待续……)(滕玉兰/北京)

瑞士传教士参加中国长征
2006-10-22

在与红军的朝夕相处中,勃沙特逐渐地认识了红军,他在其著名的亲历记《神灵之手》中写道:“他们穿着随手弄来、而又根本不注意颜色布料做成的军服,有蓝、灰、紫、绿、黄、黑等,一些人戴着毛线织的女式帽子,一个战士甚至将教堂的袍像披风一样披在身上

特稿:关于天主教追思已亡与中国传统孝道的思考
2015-10-30

圣经上也有为亡者祈祷之事的记载,比如犹大玛加伯曾为亡者献赎罪,求主宽恕他们的罪过(加下十二46)。

专访:金鲁贤主教去世三周年,神长教友深切缅怀
2016-04-28

主教去世三周年追思弥撒在上海教区佘山圣母大殿举行,一千多名教友、百名上海教区的神父修女参加,来自海门教区的沈斌主教主祭,苏州教区徐宏根主教、南京教区陆新平主教、杭州教区曹湘德主教、徐州教区王仁雷主教共

天主教中文祈祷文的起源
2017-08-24

1629年,他又著了第一本中文版有关弥撒与礼拜仪式的小册子——《弥撒义略》,共2卷21页。依据17世纪宗教信仰制度和仪式,对如何理解和参与弥撒作了实践方法的阐述。

蒙古:传教士讲述蒙古教会的25年,福音宣告的“新鲜感”
2017-12-24

首先是7月19日在乌兰巴托大教堂举行的感恩圣,由宗座监牧黄旭东蒙席(WenceslaoPadilla)主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