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圣方济各、圣女小德兰、圣文德、圣嘉勒……他们每一个人都像一小撮酵母——被天主放进人类的面团中,在苦难、冷漠、罪恶的世界里,默默地让天主的爱发酵成温暖的生命。
正如圣女小德兰说:“一切都来自天主的恩宠。”当生命遇见风雨时,我们常想逃避;但竹不逃,它让风吹,让雨打,不是被动忍受,而是主动成长。
截至1701年,全国十二省区中亦只有119个西方传教士,但全国教徒就已多于30万人[庄吉发,〈清代前期对天主教从容教政策到禁教政策的转变〉,原载《历史与宗教﹣纪念汤若望四百周年诞辰暨天主教传华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撒慕尔先知在寂静的夜晚,于独处时聆听到天主向他的呼唤。他的心向天主开放,他信赖这种声音,并随时待命,准备启程。我们在独处时,在听什么声音呢?听属天的声音还是属地的声音?我们的心常向天主开放吗?
他像一位不屈不挠的先知,持续不断地向更多的贫童敞开光启的大门,他的这个愿景将在光启分校得到进一步实现。最近几年,苏神父的健康在我们预期中逐渐衰退,每周三次透析,他坚强地维持了七年。
也就是在祂身上圆满的完成了天主预许的救恩,实现了天主藉先知们所预言的。是基督为人类开辟了救恩的道路。因为他亲口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若14:6)。
依撒意亚先知说过,“他被刺透是因为我们的悖逆,他被打伤,是因我们的罪恶。”所以,耶稣求圣父宽赦他们,其中也包括我们。 耶稣为什么求圣父宽赦他们呢?
每一位基督徒都是“司祭”,因为我们通过圣洗圣事,分享了主耶稣的“司祭、君王和先知”的职务。主教和神父是“公务司祭”;我们基督徒是“普通司祭”。
主耶稣在世时,也“复活”过一些人,如会堂长雅依洛的女儿(路8:40-56)、纳因城寡妇的儿子(路7:11-17),以及拉匝禄(若11:17-44)等,在旧约中厄里亚先知复活过一位寡妇的儿子(列上17:21
记得我小的时候,您对我是百般呵护,但在进堂祈祷上却从未放松过我。例如:咱家西屋里放着一个小竹篮子,里面装的是我的零食,每次快要吃完的时候,您又给我买来了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