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念完固定的经文,再把心里的话向耶稣倾吐出来,告诉他我的一切和所求,把心里的话向他诉说,就如向一位知心的朋友倾诉你的心曲,那感觉真的太美妙了。
行车后不久,一位修女拿起话筒,介绍了这次朝圣活动的意义。接着,修女发给每人一份以圣经为主的公教知识测试题,让大家思考十分钟后回答问题。
解放前的时候,我们这里的教堂里就有一位老贞女,在那个时候没有人管她,活活地被饿死。你还去当修女,老了以后谁来管你?不是要跟那老贞女一样落个同样的下场吗?”当时,我对这倒毫不在意,好像没听见似的。
1223年的圣诞节,五伤圣方济在格来丘张搭了一个较逼真的马棚,也牵来了一牛一驴,求得教宗许可,在那里安置了祭台,请一位神父举行弥撒,他个人(身为执事)诵读福音,并讲了一篇极为感人的道理。
但我仍然愿听他讲圣经故事,以及他在苦难岁月中“上帝”是如何一次次拯救他于危难之中的传奇经历,每每让我为之震惊和感动,可遗憾的是那些美好的故事随着老爷的逝去而远离了我们,我家的那本《旧约》也被束之高阁……母亲退休后,一位信奉天主教的朋友引领妈妈重新回到了天主怀抱
这正如我国晋朝时代一位学者所说的那样:“始生者,自生也。”
一位贫穷的农夫,多年以来惯常参与平日弥撒。在一个寒冷的早晨,他正要从布满白雪的田地到教堂去。他听见身后有脚步声,转身一望,见到他的护守天使提着一个装满美丽玫瑰花的篮子,散发出馨香。
黄花港一位教友把孩子结婚盖房用的三间房木料全拉到了堂里;钢厂的吊车司机义务服务,油钱全部自己掏……感人的故事实在太多了。“全心奉献、没有浪费、平平安安”,这是教外朋友对教友们的评价。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是一位不畏惧疲劳的和平使徒,他在漫长的任期中,一直与受战争痛苦的人同在。他本人经历了可怕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了世界和平,他号召全球各宗教领导人士到亚西西为和平祈祷。
文章说:科室收进一位女病人,四十来岁,农村人,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医生在全力抢救的同时,不停地催促她的丈夫到收费处去交费。患者的丈夫走进科室的时候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位怎样的男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