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的会祖是意大利神父路易吉·奥廖内(LuigiOrione)。在肯尼亚,该修会有四名成员:卡门修女、安吉丽娜修女、拉切尔修女和维罗妮卡修女。
今天,将临期第一主日礼仪的福音(路21:25-28,34-36)给我们讲述了宇宙的动荡,以及在人类中的焦虑和害怕。
当天的福音讲述了耶稣在革乃撒勒湖的行动(参阅:路五1-11),教宗从耶稣的三个举动展开省思,即:看见、上船和坐下。
当我们迷失时,来找我们,为寻回我们(参阅路15:4-5)。更有甚者:耶稣不只是一位勇敢的给羊群分享生命的牧人;耶稣更是善牧,他为了我们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复活了,赐给我们圣神。
(路二25-37)教宗表示,“注视这两位耐心期待、精神警醒及恒心祈祷的长者,对我们有益”,他们虽然年迈,却保持了年轻的心,“没有让希望退休”。
27日上午,全体司铎还进行了庄重的登山拜苦路仪式,沿着崎岖的山路追念耶稣基督所承受的苦难,以此加深对救主牺牲精神的敬畏与感激之情。
四年级的张梓杰(化名)家属于单亲家庭,母亲要照顾儿子的生活,所以无法出远门,只能在附近打打零工,生活十分拮据。进德的资助可以解决张梓杰的书本费和一部分生活费。
之后我就去了法国的露德一个灵修培训中心学习一年,(我就是在那里认识了“信德”张士江神父,当时他和几位主教去那里朝圣,我招待他们,然后我们就认识了)。再后来,我返回罗马,学习灵修学,那是1997年的事。
最后只剩下了本堂张有执神父、我的母亲、李宏义老汉(罗马留过学因病未圣神父)和我的哥哥(智力低下的老好人,敢和工作组顶嘴)。宗教工作组一直搞到1965年底才告一段落。
一次父亲拜苦路,因对耶稣的深爱和对他所承受的苦难心疼不已,禁不住泪流满面。见此情形我心中即心疼父亲,又怨其愚昧,遂冲着父亲大声说道:您这是何苦啊,七十来岁的人了,不是跪就是拜。天主在哪里?圣母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