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当梵二大公会议的礼仪改革生效,引入保禄六世教宗于1970年批准的新弥撒经书后,没有对如何使用旧礼仪定出详尽准则,为此,按照训令的解释,教宗本笃十六世在2007年写了一份教宗手谕,正是为填补法律上的遗漏
保禄宗徒提醒我们:你们已经与基督一同复活了,所以,该追求天上的事。基督徒不是脱离现实生活的人,而是在现实中过一种新生活,成为一个新的我。
保禄说:我们这现时轻微的苦难,正分外无比地给我们造就永远的光荣厚报(格后4:17)。
若望·保禄二世也是一位热衷于朝圣的教宗。自他就任教宗一职起到其他国家访问达102次,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及各个宗教、民族的朝圣地,是历史上出行最多的教宗。
把传递信仰和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作为中心工作的内容,以此回应教宗本笃十六世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若望保禄二世用信仰和理性相辅相成的两支翅膀走向天主的教导。
保禄为宣讲耶稣‘成了众人的奴仆’(见格前9:19)。传福音就是亲身见证天主的爱,就是克服我们的自私,像耶稣那样俯身为弟兄们洗脚。
所以有过和耶稣特别相遇经验的保禄大声地说:因天主的恩宠,我成为今日的我。(格前15:10)耶稣的降生成人,对每个人都有特别的意义。
(路12:15-21)保禄宗徒说:的确,虔敬是一个获利的富源,但应有知足的心,因为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界上,同样也不能带走什么,只要我们有吃有穿,就当知足。
但是圣父若望·保禄的去世,确实让我们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教派,不同言语的祈祷、祝福、赞誉声中,在一个手无寸铁的老人身上,感受到崇敬的力量;感受到灵魂高贵的重量;感受到人格的感召力量;感受到一粒麦子落在地里死了
主曾经吩咐保禄宗徒的这句话同样也让我感到我的使命感,我很高兴,甚至我有一些激动,我知道了,我是光,我要将主的救恩广传天下,感谢天主派遣您,让我有了明确的使命感,让我们共同感谢天主吧!尊敬的杨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