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寂静的声音
2004-12-06

可是,如那患了十八年佝偻病的女人一般,我的心既向慕我主,而献身生活中应舍弃的世俗观念却仍纠缠着自己,而且碍于自己的或别人情面,我一向都是当言而不敢言,当默却不能默的。“耶稣见了她,便叫她过来。”

教宗本笃十六世向驻圣座外交使节团新年致词,呼吁以正义、自由、宽恕与修和来缔造和平
2006-01-10

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也很复杂,政治意识形态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这些因素和背离正道的宗教观念参杂混合在一起。”

一位女博士的信仰旅程
2003-04-11

那时候北京已有不少的涉外婚姻,但我们相爱的事情仍遭到父母的反对,原因嘛,一是传统二是观念,让亲友邻居万万想不到的是,一向老老实实的我竟要嫁给外国人。

点点滴滴话德日进大会
2004-02-11

计有台湾雷焕章神父的<德日进与中国的阴阳观>,梅谦立神父(法藉)的<德日进与梁漱冥的观念>,玛德林神父的<从利玛窦到德日进>,陆达诚神父的<德日进论爱是能量>。

主,是真理,是爱
2006-08-03

每天生活在教外圈子里面的我,失去了信仰生活的规律,满脑子都是世俗的观念,愤怒和烦躁趁机而入。

教宗方济各2015年11月18日周三要理讲授全文:好客之门
2015-11-20

我们不该向在我们的生命、家庭、城市及社会生活上必须使用这种系统的观念投降。教会生活更不该如此,这样会很可怕!一个不好客的教会就如同一个自我封闭的家庭,使福音受到侮辱,使世界枯竭。

清明节:从清明节祭祖看宗教本土化及相互影响
2016-04-05

以佛教为例,虽然佛教信奉的六道轮回与中国的祖先崇拜观念并不一致,但在经历了抵达中国初期被排斥和拒绝的考验后,为避免冲突,作为外来宗教,佛教随即灵活地调整了策略,不再突出强调双方的不同,进而采取了较为温和的包容态度

从神学的角度思考“一路一带”
2016-06-29

包括孔夫子的道德理论观念,甚至是非宗教人士,无神论主义者也赞同正念这个理念。正念的一个特殊表现形式,我们可以从亚洲和中国文化的表达方式中察觉:亚洲人和中国人注重给对方留面子,而避免让对方丢面子。

社会的文明离不开美德(一)
2018-04-18

一直以来,人们有一个这样的观念:只要有好的法律和制度,很多问题都可解决。毋庸讳言,一个文明的社会离不开相应的法律和制度。

“生态皈依”──绿化基督徒的心
2019-02-07

「悔改」和「皈依」同为圣经的观念,以表达选择改变的心。「我还要赐给你们一颗新心,在你们五内放上一种新的精神,从你们的肉身内取去铁石的心,给你们换上一颗血肉的心。」(则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