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印度这样人口众多的大国在上世纪是著名的穷国,但穷国中的富人却富可敌国,穷富之间形成了不可逾越的鸿沟。人们开始不相信德兰的工作对社会有什么益处,其后竟改变了观念,认可她对社会的贡献。
在她生前,每遇春节、节日、她的生日等我都会给他一些钱,但小小年龄的她经常是自己舍不得花,把钱去给了那些穷人们,只要她看到有讨饭的,她都要亲手把我给她的钱送到他们手中。
真福本齐(OresteBenzi)神父是一位孜孜不倦的爱德使徒,他总是站在穷人和无力自助的人那一边,他时常说:“没有人穷到什么都无法给,也没有人富有到什么都不需要。”
我们要听那耶稣在福音中所说的:我们要剜出使我们跌倒的眼,好转向另一部分而看到穷苦人!从我们身上砍掉那使我们跌倒的手,那捏紧拳头为隐藏自己的财富,把贪婪藏在口袋里的手!
他渴求我们对他的爱,就如同穷人们渴求我们对他们的爱是一样的。我们一定要了解这种饥渴,也许这样的饥渴恰好发生在我们自己的家里。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曾经访问过的一家养老院。
哭泣之后,重要的是改变维持贫穷、无知和贪腐的社会结构,建立公义、正直与和平的世界,从根本上解决大批流浪儿童和其他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不是不疼不痒地说几句我为你祈祷,愿天主保佑你之类的官话、套话,将流浪儿及其他穷困人求助的声音和泪水置之度外
这真是圣经里吾主耶稣赞扬的穷寡妇的献仪啊!因为她们献的是那颗纯朴的心呀!
教宗说:「耶稣是穷人中的贫穷君王,自愿温良者中的温良者。因着天主善与爱的大能,祂是和平的君王。」教宗接着说明:耶稣是君王,在十字架上实现和平,接合地上与天上,并在所有人之间搭建友谊的桥梁。
他期待台湾社会能发挥爱心多多捐献济助穷苦无依的病患,在爱中服务他人,把信德的动机放在基本和中心的地位上:耶稣基督是在病人身上,服侍病人就是服侍耶稣基督。正是所谓视病犹亲的精神。
耶稣的平生真可说是穷到家、苦到底了,生于马槽、死于十字架,用他自己的话说:狐狸有洞,天上的飞鸟有巢,但是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玛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