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虽然孩子少了,父母与家人却不应事事随着孩子。该遵守的时间和规矩,对他人的尊敬和关爱,与同学友伴的谦让等,这些都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课程。
异教哲学以前认为,追求美德不应次于对身体的关注。同样,基督徒认为,虽然照顾身体很重要,但它次于精神追求。信仰与身体疾病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中世纪的医疗实践是由基督教修士进行的。
我们不应害怕宣扬真理,即使有时可能会令人感到不舒服;却要害怕自己没有用爱、没有用心去宣讲真理。正如教宗本笃十六世所写的:“基督徒的纲要,就是拥有一颗可以看到的心。”
所以,我们的神长和教友不应在教会内相互指责,而应从基督圣言、教会诸圣先师的崇高精神中寻求信仰的力量和帮助。在圣保禄年中,我们要学习圣保禄宗徒传教中的实践精神和训导,并以此来推动教会的当代福传大业。
青年不应灰心丧志。他们的特点是梦想伟大的事、寻找广阔的视野、敢于追求更远大的目标、想投入世界、能够接受挑战,并竭尽全力,建设更美好的事物。
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做,做不到,我觉得不应该说这样的话,天主给我们能力,我们就能做到。
一个生命和灵性生命的神圣权利2.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根植在人性尊严之上,其超越的本质不应被忽视或不予以承认。天主以他的肖像创造了人类(参阅创一27)。
(第一,收养儿童无户口,无法享受各项普惠性福利政策;第二,收养机构难以注册,无法拥有合法身份;第三,民间收养机构的硬件设施标准应坚持因地制宜,不应一刀切。)
由此可见,庆祝主显节不应只局限于纪念和回顾三贤士来朝拜主,而应把庆祝的主题扩阔。特别是要向主感恩,感谢祂透过不同的方式向我们显示,让我们得以受洗入教,成为天父的儿女。
我们不应以为这些极微薄的努力无济於改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