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圣婴的礼仪特别感人:80多岁、浑身带病的老神父,刚从神工阁里走出来,就立即穿上祭衣,手捧圣婴,一步步走向圣诞马槽。每当这时候,我总是泪眼模糊。
当时我就提出了那两个辅祭孩子的事,并问他们这是谁家的孩子,很像两个小修道生,能否献给教会?当时有一个名叫蹇恩望的老人说,其中一个是我闺女的孩子,孩子有意修道,他母亲也愿意献给教会,我更愿意。
跪在圣堂里,天主在祭台上,大家虔诚跪拜,一出堂门,天主就被留在圣堂里了。回到家里,墙上挂上圣像,桌上摆上鲜花。一转身,夫妻反目,婆媳争吵,天主在哪里?他不是座上客,而是挂在墙上的画。
弥撒中,我终于有机会站到祭台前近距离拍照了,那是主教和神父给教外人士发圣诞礼物的时候。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旧约中亚巴郎祭子的故事。当时爸爸何尝不正经历着亚巴郎一样的矛盾心理:既然天主召叫了儿子,又不得不强颜欢笑地慷慨交付。如今,爸爸已经在天上了。
孔子所说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恰如我们常说的与主同在,我们既然是在天主面前与主对谈,又怎能不满怀钦崇、诚敬、仰慕、孝爱的浓情呢?怎能不用屈膝跪拜以及感激与悔改的泪水向天主祈祷呢?再次是谦。
主教座堂下午6时45分举行大礼弥撒,特别为澳门教区司铎圣召祈祷,由李斌生主教主礼,多位神父共祭。李主教首先强调,圣母蒙召升天是教会的信理之一。
然后,启程前往元朗的圣伯多禄圣保禄堂朝圣,并邀得李亮神父同行主持感恩祭。行程中,大家观赏了堂区制作的保禄宗徒影片及其传教旅程之展板。
他于三月十七日从罗马启程飞往非洲中西部沿海国家喀麦隆,在首都雅温得停留了足足两天半的时间,于十九日圣若瑟瞻礼当天在阿马杜•阿希乔运动场为将近六万人主持了弥撒圣祭,把第二届非洲主教特别会议纲领交给非洲各国主教团主席
答:同当地教会的会晤变得越来越明显,最后几天尤其如此:即在白冷的一天和在纳匝肋的一天举行了隆重感恩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