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忙于公务,累于学业的我,疲惫的身体因此得到了休憩,瞀乱的神经因此放松些许,浮泛躁动的心绪也因此安宁了许多。与我日日相随的是一台笔记本电脑、一本圣经、一本早晚课、一串念珠。
这家的父亲便起身去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三个人,其中一个向前一步,开口说:我们兄弟三个,分别代表财富、荣誉、信仰,你邀请谁进来呢?经过讨论,这家的孩子开口说:我们请信仰进来。这时,兄弟三个却都走进这家。
教宗的要理讲授继续以新约中的慈悲为主题,表明使人得救的是慈悲。教宗指出,耶稣宣讲的核心是慈悲,祂是天父慈悲的具体工具。我们众人都应效法加尔各答圣德肋撒修女,成为慈悲的匠人。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解释了天主十诫最后两条诫命:不可贪恋你近人的妻子,以及属于你近人的一切事物。(申五21)教宗强调,圣经的法律不是叫人欺骗自己,以为在字面上的服从就能引向一种人为的救赎。
简单地阅读一下约伯传,在许多方面它预示了基督的屈辱,就会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撒殚嘲弄人,为的是嘲弄天主:天主的受造者,是按照他的肖像造成的,是一副可怜的形象。
人们有时候说:耶稣的奇迹是为了帮助人相信。但在今天,我们也可以说:它们引发的问题跟解决的问题一样多。作为科学世界观的继承者,我们可能会对一个似乎在违反他自己确立的宇宙法则的天主感到很不自在。
例如,在教会最古老的信经,即名为宗徒信经中,在宣称“我信全能的天主父,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我信父的唯一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敬畏之恩:按圣多玛斯的见解,认为完成满全望德的恩赐,就是敬畏上主。最重要的是能注目于天主,次要地能辅助及稳固节制的美德。
“望德是超性的德行,借此望德我们期盼天国和永生,视之为我们的幸福;我们所信靠的是基督的许诺,所依赖的不是我们自己的力量,而是圣神恩宠的助佑"(《天主教教理》,1817号)。
耶稣审判人的时候,好人看见了说不出的可爱,罪人看见了说不出的可怕。在天主公义的天平上,不秤钱财,不秤地位,只秤人的行为善恶。那时,一大本账记载了我们的生命过程。圣额我略说:就连一句闲话也要受审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