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前十五42-44)我们不要厌倦行善和祈祷面对我们“因迫在眉睫的挑战而担忧和缺乏对策而沮丧”,我们的诱惑“是封闭在个人主义的自私中,对他人的痛苦不闻不问”。
不过,人很容易浪费这些恩赐,因此人的心永远不圆满。虽然如此,我们还是每天设法与他人打开这内在的宝藏,以言以行向外表达天主赐予我们的。有时候,我们失败了。
她心中收到的答案是:耶稣作为人类,那时必然地因暴力而痛苦到极点,因此请求天父代祂完成那复杂“宽赦的过程”。
然而,子女因他们的过去而受苦,我们看到这一幕也很痛;我们仍继续试着去爱他们,但一看无法夺去孩子们心中的痛,这为我们也万分悲痛。我们——父母与孩子——可以说是‘领养’彼此了。
沙百里神父因《中国天主教指南》而被人们铭记,1986年首次以中英文出版,2008年时再版,成为中外交流的重要参考工具。
只愿在“因”上努力,行动起来,最终那个好的“果”会在随后与你不期而遇。最后的最后,我期待也愿意发出自己的微光,照亮处在幽谷中某一位。就像我此刻被照亮一样。
编者按:天主教唐山教区谢博思神父,圣名斯德望,因患肺癌,医治无效,于2006年12月29日凌晨4点20分在众多神长教友陪伴下于唐山市主教座堂寓所安息主怀,享年91岁。
这信仰不是「麻醉人民的鸦片」,因鸦片只会使人昏沉、一蹶不振,而是使人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坚忍奋斗的力量源泉。「肉身复活」不只是「精神不死」而确实是「肉身的」复活!
在五旬节那天,据宗徒大事录记载,宗徒因圣神的能力,能够说方言,而每一位在场的人都能够听到宗徒说自己的方言,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什么每一个人听到宗徒说自己的方言呢?
当夜在那时刻,狱警就带他们去洗伤,他和他的亲人也都领了洗;遂又领他们到自己家里,摆了宴席;他和全家因信了天主,都满心喜欢(宗16:25—34)。我很喜欢这段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