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的道路导入生命,它和导入丧亡的道路正好相反(玛7:13)。福音中两条道路的比喻是教会常讲的教理。这表示伦理的抉择为我们的得救很重要。
我邀请他和我一起读玛窦福音4章18-23节,也就是耶稣召叫伯多禄、安德肋、雅格伯和若望的那段圣言。
例如,耶稣在驳斥法利赛人关于休妻的许可时,追溯的是当天主自起初创造一男一女时便已将他们终生结合在一起(参见玛19:1-6)。
他是我们的安息(参阅玛11:28-29)。
天主的国是耶稣在玛窦福音中讲述的大部分内容,耶稣来到人间目的就是为人类带来天主的爱,带来和建设天主的国(奉行天主旨意,爱天主、爱人如己的精神国度)。他的苦难圣死与复活都是为了这个目的作证。
这节圣言呼应耶稣在《玛窦福音》中所说:“人纵然赚得了全世界,却赔上了自己的灵魂,为他有什么益处呢?”
面对这关系人类永生命运的邀请,童贞玛利亚以完全信仰服从天主旨意的忠心与爱心,通过大天使嘉俾厄尔向天主作出了尔旨承行(Fiat)的祈祷回应,她祈祷说:看,我是上主的婢女,但愿照你(注:指嘉俾厄尔大天使)所说的话
他们离开时希望在别处找到自己的面包,正如圣若望·巴蒂斯特·斯卡拉布里尼所说,他们从不放弃,即使一切似乎都在‘与他们作对’,即使他们遭到拒绝。
’教宗的讲道紧扣当天福音的主题(玛28:16-20),发挥了三个思想:你们要去、不要害怕、为人服务。弥撒结束后,5对青年走上台从教宗手中接受这座精彩城市的象征:科尔克瓦多山的救主基督像。
假若今生喧嚣流言滚滚袭来,我依然心如止水,不惊波澜,不但不可报复,还要百般退让(参玛5:38-42)。我热爱写熟悉的人物和家乡,也许有人会说:视野不阔。是的,像花草树木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