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灵溪堂主持活动的项德馨修女给予了回应说:今天是妇女们的大交流时刻,她们诉说着自己的心声,互相探讨、互相劝勉,寻求主内的安慰和提升,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走侍奉之路,比如有几个妇女诉说自己的丈夫不信主,但她们在祈祷之余总在试图努力让自己的品行去感动丈夫
这不是别的,而是在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于1965年即将结束之际,参会的四十多位主教聚集在这墓窟中,不但举行了感恩圣祭,同时也按照他们对梵二精神的理解,共同签署了一个被他们称作是《墓窟公约》TheCatacombs
露德的奇迹,法蒂玛的奇迹,今天发生在意大利的圣母塑像流血泪的奇迹,以及世界各地由于耶稣基督的圣名驱走了附在人身上的魔鬼的奇迹太多了,无法细数。这些奇迹都为天主教作了强而有力的见证。
宗教学家经常做的是些悲天悯人的关爱事情,直到把自己的生命献上,就像德肋撒修女那样。从古至今,哲学家与宗教学家常常是针锋相对的,哲学家们批判宗教学家的虔诚迷信,宗教家们不屑哲学家的冥思无为。
为了准备教宗的来访,拉梅奇亚教区主教坎塔福拉给不同类型的教友写信,其中之一是写给儿童和青年的,邀请他们在教宗来访时不要只做观众,也要做主角。他接受本台访问说:答:教宗的来访为我们是项恩宠。
能偕同教宗及世界各地的主教弟兄会聚三週确实是美妙的,因为我们天主教会的至一及至公精神得以在所有主教身上强烈表达及加深。再者,世界主教代表会议的主题与我们教区现行的牧民方向奇妙地不谋而合。
教会视一个教区的主教座堂——主教驻守的地点——为教区的中心或「枢纽」。
梵蒂冈城(信仰通讯社)—“我希望二O一九年十月庆祝《夫至大》宗座牧函百年纪念应首先成为祈祷的契机、见证无数传教圣人和殉道者的契机;圣经学和神学方面的反思,以及传教要理和传教爱德,要为福传做贡献,首先是教会的福传
主教们奉教廷传信部之名和按照它的方针负责支援远东各地的传教和培训工作,所以被称为宗座代牧。1658年,教宗亚历山大七世开始委任法国主教为宗座代牧。
组织教友立好表样,行爱德,是教会和神职人员的职责。教友的好表样、行爱德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