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由道明会神学家、罗马宗座天使大学教授德蒂弗勒(HyacinteDestivelle)神父主持。
在许多长者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卢德传中所描述的那种逆来顺受的感觉。这部书讲述了年迈的纳敖米的故事,她在丈夫和儿子去世后,鼓励她的两个媳妇敖尔帕和卢德,回到她们的本乡和本家去(参阅:卢一8)。
众所周知,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印度德肋撒修女,她把所有贫穷者、患病者,都当作是受难基督的化身。
它记述了亚巴郎打败五王联盟后,与撒冷王默基瑟德(Melchizedek)的相遇。
哥哥离世后,父母执意留住贤惠的嫂子,他轻轻擦干眼中的泪水,接受了父母的安排,与自己的嫂子结为夫妻,一直恩爱,现在依然。
这也意味在在家庭里彼此关心,夫妻要彼此爱护,作为父母,他们要关心孩子,而孩子后来也要成为父母的看护者。这还意味着在真诚中生活,在友谊中生活,在尊重、信任中彼此看护。总之,一切都交托给人去看护。
世人的饥饿、口渴、痛苦,总不能与炼灵忍受的恐怖、折磨相提并论,何况在向我们求助的炼灵,可能有我们的父母和亲友呢!
如果是自己的孩子离开了教会,做父母的更是感到加倍的痛苦:难过、内疚、自责。无论是我们的孩子、兄弟姐妹、配偶,或亲密的朋友离开教会,我们常感到无助,眼巴巴地看着他们离开。无论做什么,似乎都于事无补。
这种热情是对生命的重视,对父母和上天的感恩,以及对天赐良机的珍惜。他不会浪费自己的生命,不会对自己放任,不会对别人冷漠,也不会对自己的责任忽视。他总是想尽千方百计去努力生活,完成使命。
一、儿女无信母亲抱憾而去郭姨出生在一个老教友家庭,兄弟姐妹6个,姊妹中她排行老三,两个姐姐都是聋哑人,父母是特别热心虔诚的老教友,每个孩子出生后不久,都接受了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