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小学在董家渡公教进行会办的学校读书,常常到堂区唱经、辅祭,姚神父认识了慈幼会的神父,也认识了圣鲍思高。
他把我安置在祭台前的石阶上,正面对弥撒的主祭前。之后,他就不见了。我在那最好的位置,有点觉得在做梦,但又觉得好像很正常。我一点也不记得弥撒如何开始。
像在追思祭中的继抒咏所说的那个日子,那个义怒的日子,是个真正可怕的日子!因为一切要定案,没有翻案的可能,没有补救的余地,也绝不能再从头做起。
当然,我们天主教历史上曾有圣人因为情境紧迫把祭布给穷人让对方得到身体温暖的。这本也是对天主不敬,但这圣人却是中悦天主的,这样我们才可以说只要心中有主,不必教条死板。
那时的信仰环境比现在差,附近没有固定的教堂,神职人员也少,隔三岔五会有神父到不同的村子去,在教友家里举行弥撒圣祭,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记得,三里五村只要有神父来,不管刮风下雨、道路泥泞,还是天寒地冻、滴水成冰
宗座财产管理局荣休主席奥斯定·卡恰维兰枢机主教一同共祭,一些司铎参加了礼仪。教宗在弥撒讲道中表示:愿那些走近教会的人遇到开门欢迎的热心基督徒,而非信仰的检查员。
君士坦丁堡东正教会大公宗主教的代表团在佩加马的扬尼斯总主教率领下参加了这台感恩祭,教宗为此感谢大公教会巴尔多禄茂一世宗主教再次表达的这份兄弟情谊。
" 今天清晨的弥撒圣祭讲道中,教宗方济各指出"与耶稣-天主相遇的道路就是亲吻祂的伤痕,没有其它的选择。
天主圣三的画影围坐着一个祭台,在祭台上摆立了一个金色的圣爵,在圣爵里面则是画上一只象征基督祭献性死亡的血红羔羊的身体。
法伯尔于一五三四年七月晋铎,同年八月在蒙玛特教堂与全体会士在圣祭中誓发贫穷愿并前往圣地。 当时,土耳其与威尼斯之间战事连连,阻碍圣人的朝圣之路;耶稣会成立前的第一个核心团体便前去晋见教宗保禄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