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肯定伦理的重要,但同时指出教会牧养上不应在一些没有连贯的教义传递问题上纠缠不休,应做实事。教宗指出,传教需要找到新的平衡,否则教会的伦理道德结构会如骨牌般倒下。
那时你装作一个既有礼貌,而又整洁的小孩,把你的罪和焦虑留在门外,而呈献给主的都是经过装饰的假面孔。你想如何能让基督把他的影像印在你的面具上,把他的生命通传给假的人。
其实法利塞人在当时的民众中是很有威望的。诚如主在比喻中所说的那个法利塞党人自语:我每周两次禁食,凡我所得的,都捐献十分之一。
教宗方济各从慈悲禧年的格言谈起,指出耶稣在要求我们慈悲如同天父时并未考虑数量,只是要求祂的门徒成为慈悲的标记、管道和见证人。教会必须在现世、在各个世代将天主的慈悲施予全人类。
我们看历史,唐太宗因喜欢纳谏而闻名于世;许许多多的明君贤相,皆是靠着手下一大群谋士进谏参与,而出类拔萃!我们的教会负有拯救整个人类的重大使命,而所处的这个时代,复杂程度大家有目共睹。
编者按:“你不是命运的主宰者,但是你是一个珍惜生命的有心人;你不是历史的塑造者,但你是历史的勘察者。虽然你摆脱不了灰暗的惨痛,但你可用一颗坚强而充满力量的心来承受!你要成长,就要接受严酷挑战。
如果十几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能撑起一家人的生计,是否还能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是否还能保持坚定的信仰和对生活的信心?这个问题,也许很多人都不敢去想。
今天,天主一如他在起初创造万物、施行伟大神迹从无到有一样,他每时每刻在我们的大事小情上,彰显他的大能和恩典。
神父,我们感谢您,感谢您将自己的一生年华作为祭品奉献在天主台前,我们才有机会在一次次弥撒圣祭中同饮基督的生命,在基督内成为相亲相爱的弟兄姐妹。
当时,我尚未回应上主的召叫———领洗,但上主却始终在眷顾我。在累堆成笥的书山中,我几乎神差般地在最快的时间内发现了一本《金牌梦》。这是一部三十二开的平装长篇章回小说,竖排铅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