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范礼安、圣方济各·沙勿略等杰出传教士和许许多多的福传者们通过这扇大门奔赴亚洲的传教事业。
耶路撒冷(亚洲新闻)–耶路撒冷拉丁礼宗主教区的宗座署理皮尔巴蒂斯塔·皮扎巴拉总主教主持感恩祭开始新年。
奉献礼时,参礼的信众都受邀请慷慨捐献,所得的款项将响应教宗的呼吁,为东非索马里的拜多阿兴建一所诊所。
教宗也提供给在场参礼的人士反省伯多禄宗徒对耶稣的信仰宣认的意义,他说这是耶稣的门徒们跟随耶稣的决定性时刻,这个时刻充分显示了耶稣称呼西满‧伯多禄为盘石的深刻意义。
礼仪礼规各方面的美教宗本笃十六世于《爱德之圣事》劝谕第35节写道:信仰和敬拜之间的关系,特别借着神学和礼仪的美的范畴而更明白。一如基督信仰的其他启示,礼仪与美一脉相承,它就是真理的光辉。
在教会的至公性方面,《指引》提到了礼仪和神恩的多元化,一方面督促东方礼自治教会见证他们对基督唯一信仰的特殊性和礼仪传统(3.2号),另一方面也要求各种不同的修会、团体、善会和各种运动充分发挥各自的神恩,
这64位神父中,最著名的是: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郎世宁、利类思、多罗、樊守义、安文思、傅作霖、麦大成、费隐、戴进贤、纪理安、刘松龄、魏继晋、艾启蒙、罗雅谷、利博明、陆安、安多等神父。
近代中国地方性的公教报刊也很多,仅四川一省即有《崇实报》(1904年)、《蜀铎》(1947年)、《崇真报》(1945年),西北地区还有《凤翔教务月刊》(1947年)等等。
上海教区现有开放的圣堂、堂点超过了100所,每一区县都有至少一至两所圣堂,这些圣堂划分为五个总铎区(圣堂的地址、电话附后)。上海教区现有神父70多人(包括借用的,名单附后),大部分是由佘山修院毕业。
窑湾天主堂由法籍神父郎本仁始创于1909年,后经数任神父的积极发展,形成规模50余亩的总铎区牧灵综合机构,供邳州、新沂、睢宁三县教友使用,远近百里驰名,曾在教会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