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神职垄断、个人英雄主义的倾向会导致福传的危机。今天的司铎应根据《教会宪章》找到自己在团体中的身份、功能及牧职(弗4:9-17)。重新发现圣召的多元化,彼此互补的圣召和神恩的多样性。
自私自利使得受造界──原本是一个促进相遇和分享的地方──变成了竞争和冲突的擂台。如此,环境本身濒临危机。天主眼中的美好被人手所剥削。
以下为本社中文翻译全文:二OOO千禧年之际,先教宗可敬礼的若望•保禄二世在基督信仰的新千年伊始强烈重申了分享初期基督徒的热忱(《新千年的开始》58)更新向所有人宣讲福音的必要性。
宋大夫和我们都静静地听这位姐妹分享她在主内的幸福。她好像不是来治病的,而是来给基督作见证的。你说奇怪不,住院第三天,病房内又收进一个病人,也是基督徒。
我们培训的特点是:每日上午是理论课,下午是见证分享,晚上利用现代媒体举行丰富多彩、很有创意的灵修活动。
但是天主使他的受造物能够分享他的理智之光,可以明白天主透过造化对我们说的话,但前提是,我们需要用很大的努力,并且要非常谦恭地去面对造物主和他的工程,承认自己卑微、有限、有罪;承认万物都是出自天主的美善,
在这几天里我们分享天父之爱的奥秘和威力,这一大爱是透过圣子耶稣所受之苦难而实施的。不要把这些天的礼仪分隔起来看待,而是把整个礼仪视为一个连续不断的纪念,我们从中与耶稣相遇并紧紧地跟随他。
因为如果我们已经接受了恢复我们生活意义的爱,我们怎么能不与他人分享这种爱呢?”(《福音的喜乐》,8号)。这就是圣神果实之喜乐的双重特性:不仅不受时间不可避免的磨损,而且当与他人分享喜乐时还会倍增!
同样的,我们基督徒在成长过程中,也会选择“不同的人生目的”,然而,因着信仰,我们是站在主耶稣基督“复活”的人生终点,审视选择“人生的宝贝”。在主耶稣基督内,我们知道,“永生”,才是我们唯一的人生目的。
圣咏作者说,有信心的人等候上主,切于更夫的待旦(第6节);他们怀着坚定的盼望等待上主,因为他们知道,上主会带来光明、慈爱与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