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体,特别是作为天路行粮,根据圣安底约纳爵的定义是:不朽的良方,死亡的解药(致厄弗所人书,20:希腊教父,第5册,第661段);是从死亡到生命、从现世前往天父那里去的圣事──天父在天上的耶路撒冷等待着每一个人
教宗比约十二(1939-1958在位)于1939年颁布众所皆知(Planecompertumest)通谕:允许教徒参加祭孔仪式;可以在教会学校中放置孔子之肖像或牌位,并容许鞠躬致敬;如果教徒必须出席带有迷信色彩的公共仪式时
这位英雄的母亲和她的七个儿子生活在安提约古迫害犹太教的时代,母子八人一同被捕,她在一日之内亲见七个儿子死去,还能欣然忍受,因为她全心寄望于上主。
据圣若瑟堂主任司铎谈雷涛神父介绍:“认识陈发义神父后,我曾邀请他协助本堂区每周六晚6点的英文感恩祭礼仪,约一年之久。陈神父很受大家的欢迎和喜爱。
二约传千古,十架救万民。一心遵主大,万物显神权。播撒福音种,聚敛天国民。读经字外灼,灵光由内照。芝兰颂主德,松柏使徒心。稳走永生路,努力作主工。要走天堂路,必先进窄门。主历普世界,恩光照全球。
(参阅:弗四13)正如教宗方济各提及,我们需要注意「两个可使我们误入歧途的错误成圣观念:玄识论(gnosticism)与白拉奇论(pelagianism)。
于是王亮亮找到残联主任,请他帮忙。残联主任很快给相关部门写了资料,没想到的是户口问题依然处处受阻。好心的残联主任把他安排到了一家擦鞋店工作。在将近三年的工作中,王亮亮学会了忍耐,锻炼了谦逊。
我们如此做又是回应天主的召叫来成全自己,找到真实的自我。所以修道生活的目的就是,积极地回应天主的召叫去回归到天主按其肖像创造我们时,所期望我们变成的那个我。
因此,他们不是选择一种信仰来支撑自己,或是为自己找到一种终极意义的支撑,来从容面对各种危机,而是在他们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这种信仰已经深深地嵌入了他们的生活乃至生命之中,早已根深蒂固。
要把弥撒放在生活的中心,当现代人将日程排的满满的时候,他怎么能找到朝拜天主的时间呢?圣母非常强调应把弥撒放在生活中的中心位置,如果这样去做,我们可得到很多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