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福音,不单单是在圣经里面,我们的福音既连天又连地。福音到了任何一个地方,并不排除那里的文化,而是要提升那里的文化。
有一家刊物竟然出专刊来颂扬同性恋,完全置圣经于不顾。诸如此类的宣传,要引领教友到哪里去?不必讳言,现在有些神父没有传教热忱,甚至堕落,堂口冷冷清清,不能说与此无关!
在谨慎的机制下,经过长时间和尽责准备,才公布的;「弥撒规程」中,「罗马感恩经」保持不变、感恩祭的其他祷文则经过仔细溯源而引进,且已初见佳果:积极参与礼仪行动、更热诚,和更有意识参与(礼仪的)神圣行动、更深更广认识圣经永不枯竭的宝库
9主教们也应谨记“主托给其子民的牧人的这种职务,实在是一种服务,在圣经内特意地称为服役(参阅宗:一,17,25;廿一,19;罗:十一,13;弟前:一,12)。”
所有这些我们能从《圣经》中很明显地看出来。 如果说基督教信仰的伦理价值是立足信仰之上的对来世的盼望和期待,那么佛教信仰的伦理价值则是对现世的道德规劝。
圣经如此称赞这位了不起的母亲说:“尤当称奇,最值得光荣记念的,还是他们的母亲。她在一日之内亲见七个儿子死去,还能欣然忍受,因为她全心寄望于上主。
所以,要通过神父讲道、阅读和分享圣经,鼓励阅读圣人传记,帮助穷病弱小等具体行动,学习树立好榜样等等教会日常活动不失时机地注入这种思想和理想。
圣经更说出了主耶稣当时面对天父的祈祷:“以大声的哀号和眼泪,向那能救祂脱离死亡的天主,献上了祈祷和恳求”(希5:7)。然而,天父却没有聆听祂的祈祷意向!
如此,我们又回到了《圣经》中的“两支号角”,回到了有关基督的这一悖论:“你在世人中最为美丽”与“他没有俊美,也没有华丽,可使我们瞻仰;他没有仪容,可使我们恋慕”。
稿约为缅怀这些英年早逝的神长,丰富地方教会及中国教会的历史,保证史料不因被删而丢失,《信德》及信德网诚愿与各教区暨当地神长教友及已故神长们的亲朋合作将其简历、图文故事,尤其美好服务见证陆续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