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首先谈到圣事的共融说:圣事不是表面功夫,不是仪式;圣事是基督的力量,在圣事中有耶稣基督。当我们举行弥撒时,在感恩圣事中有生活的耶稣,正是他召集我们,使我们成为团体,让我们朝拜天父。
对我们教友而言,立德首先要遵照耶稣基督的教训而生活行事,活出信望爱三德,而爱是诸德的灵魂,是天下最大之道,因爱天主而博爱众人。再谈立功。这里我只是从世俗的功过观念而言。
换言之,耶稣基督是名符其实的“划时代的人物”。2005年后的今天,“耶稣基督”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你知道世上有关耶稣的书籍,有多少吗?仅仅在上个世纪的100年中,已有人写了至少七、八万种。
它是基督的君王般的统治,为了它,人甘愿挖出使他跌倒的眼睛,它是耶稣基督的呼召,为了它,门徒甘愿舍弃渔网而追随他。昂贵的恩典是必须日复一日地寻找的福音,是必须寻求的礼物,是人必须叩敲的大门。
耶稣基督正像依撒意亚先知所预言的那样,“他被欺压虐待,在受苦的时候仍然谦逊忍受,总不开口。他像被牵去宰杀的羔羊,又像母羊在剪毛的人前不出声。”
优先选择为穷人服务圣依纳爵生前做使徒工作时是有所选择的,不是毫无标准地什么都做,而是选择更有效,更有影响力的,而对象常常是“穷人”,所谓的“穷人”,是有需要的人,弱势者,边缘人士等等,圣依纳爵希望跟随耶稣基督的人是一个与耶稣基督一样为别人生活以及与别人一起生活的人
故此,无论我们在哪里,都应该对耶稣基督有坚决不动摇的真诚。保禄宗徒曾说:“我不以福音为耻。”(罗一16)可见,在生活中如果能够真正做到忠诚,也不是一件易事。
教宗对此表示,只有效法耶稣基督舍弃自我,才能回答人类的苦难。因此,教宗呼吁青年通过十字架的苦路成为服务的主角。教宗在祈祷中特别念及那些躲避战乱的叙利亚难民。
是在他内,所有之后以耶稣基督的名领洗的人成为天主的家庭成员,大家成为兄弟姐妹。耶稣选择吃最后的晚餐的地方,是一个非常亲密的地方。
耶稣基督带给人的爱,是超越人本性的爱,这个爱的最高体现,就是不仅要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情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士,怜悯那些贫穷的,有疾病的,需要得到关心的人,更重要的是要宽恕那些得罪我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