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宗教与伦理道德”学术研讨会有感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剑龙2005年2月27日[编者按]在“宗教与伦理道德”学术研讨会的闭幕式上,上海大学城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剑龙教授有感于会议举办的成功
自20世纪七十年代起,主要因应于“梵二”会议的改革精神,“梵二”后耶稣会神学对于“本位化”、与不同文化和其他宗教对话的强调,以及建设地方教会的努力目标,辅仁大学神学家、中华耶稣会士张春申神父(1929-
尤其是在不少国家、世界上的很多企业和个人,对这样问题还不是很关心、行动还不积极甚至消极的时候,更需要像教宗这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来表明态度唤醒世人。
时间慢慢过去,蕾拉对工作越来越消极。有时收到信后,她将其中的一大半扔进院子里的水井。神父有些失落,就这么几封?
但是同时又很多孩子他自卑,自闭,他的反应是消极的。
好些人在逆境中悲观消极,甚至口出怨言,产生这样的疑问:领洗入教何益之有?遥想当年,身为宗徒之长的伯多禄也曾向主耶稣提出过这样的问题:“看!我们舍弃了一切,跟随了你,那么,将来我们可得到什么呢?”
以民回应天主的伴随和照顾,有时积极,忠于天主;有时消极,忽略天主和天主的诫命;他们也因此获得天主祝福生活繁荣,或承受惩罚,惨遭外族人的压迫。
现在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活着好累,其言未免太过消极,但却值得我们深思。而信仰给我们的人生观是:今日与我,我日用粮,你们应该先寻求天主的国和他的义德,其余一切自会加给你们。
因此,基督徒的牺牲,与那种炫耀痛苦、似乎越是痛苦就越是悦乐天主的消极和说教式的世界观是格格不入的。牺牲并不是一种与我们心灵的本能冲动背道而驰的、令人沮丧的责任。
这位姊妹由消极转为积极、从悲观转为乐观,在一年的慕道中,于复活节如愿以偿地加入了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