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表示,“主显节也是倡导‘孩子帮助孩子’的少年儿童传教日。这一活动是先教宗可敬的比约十二世于1950年正式发起的,旨在教育少年儿童树立向世界开放的意识、关怀最为不幸的同龄人。
他在念经前的讲话中省思了当天福音的内容。基督在福音中“提到祂的苦难,说,‘人子要受光荣的时辰到了’”。教宗指出,“对天主来说,光荣并不相应于人类的成就、名声或名望。
我们在《福音》中看到耶稣如何借助个人关系深入人群。耶稣与他人的关系并非一般的非人性化关系,而是绝对的个人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主教和神父彼此进行心理上的接触。这种个人的接触是关怀司铎的第一步。
有关这位主教的消息资料并不多,然而他的将近九十篇讲道文稿却存留到今天。从这些讲道稿,我们发现这位主教和他的城市的密切关系,这和圣盎博罗削主教的训导不谋而合。
“我努力生活在平安中,至少我自己这样做,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竭尽全力地播种和平的种子。我总是要求相互争吵的人、多年互不讲话的人、互相憎恨的人修和。这些微小的和平迹象可以孕育世界的和平。
教宗良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中,降福婴儿教宗良十四世于8月6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例行的周三公开接见活动,继续进行以“耶稣基督——我们的希望”为主题的禧年系列要理讲授。
当你们将装载着喜乐和辛劳,希望和失望的职务带着前行时,我希望我能支持你们。我们需要改变充满看顾和激情的眼光,向那如此注视宗徒们的耶稣学习,没有苛求他们强加以效率为标准的行进表,只提供了注意和安慰。
他表示,尼各老是全世界最受人敬仰的圣人之一,得到了不同教会和基督徒宗派的认可,是弱者和受迫害者的护卫者,少女、水手和儿童的主保。
为此,教宗引用《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的若干要点,重申传教的多项特质。第一项特质是吸引力:「救赎的奥迹透过吸引力进入了世界并持续如此」;耶稣并非说服我们,而是吸引我们。
当天的反省默想再次肯定了当今教宗就任之初所表明的、对基督信徒合一的信念和努力。而教宗在这方面的努力也得到东正教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