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享中,王先生谈到四点:一、上主信实的爱;二、老年人孤独的原因;三、卢德不抛弃婆母;四、求主不要抛弃我。王先生充满激情,以通俗易懂的方言一一加以阐述。
怀着这份愿景,“我们必将更好地明白‘望德不叫人蒙羞’的意义,‘因为天主的爱,藉着所赐与我们的圣神,已倾注在我们心中了’(参阅:罗五5)”。教宗重申:“我们的希望就是耶稣。”
他们以祂的名义重行救赎人类的祭祀,为祢的子女们准备逾越节的盛宴,以爱德领导祢的神圣子民,以善言养育他们,以圣事再造他们。他们为了祢,及弟兄们的得救,而努力效法基督,并坚定地以信德及仁爱为祢作证。
现在还用的阿们、阿肋路亚,是希伯来文,没有人不懂。有的教友反映中文弥撒容易使人轻忽懈怠。
10-2辽宁省曾友臣伯铎77-7-27辽宁省王晓东若望70-2-15辽宁省董洪昌若翰70-9-21辽宁省高成若翰76-3-12辽宁省高会阁安当70-9-21辽宁省赵洪涛若瑟70-6-20辽宁省费济生安德肋
这种在“爱德中实践真理”(弗4:15)的陪伴,有力地促进了每个成员在信仰旅途上的持续成长与皈依。3.责任意识的培育与平信徒赋权:在共同学习和分享中,成员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作为“受洗者”被赋予的使命。
自唱进堂咏开始,或当主祭步向祭台时,直到念完集祷经止;福音前唱阿肋路亚时;恭读福音时;念信经与信友祷词时;自献礼经前的引言各位兄弟姊妹,请你们祈祷……颂谢词、领圣体后经及降福时站立
(参路23:43)玛利亚·玛达肋纳是当时有名的罪妇,如果按她生活的习性,她应该是千夫所指,罪大恶极的女人。但耶稣没有放弃她,却让她接受真理,幡然悔改,跟随了耶稣,最后修炼成了伟大的圣人。
斯卡尔法里自称是一个多年的非信徒,现在却有兴趣并着迷于宣讲纳匝肋人耶稣。教宗在回信中写道:时刻已经来临,梵二大公会议揭开了开放和平等对话的时代,为展开严肃而富有成果的会晤,教会重新打开了门。
当百夫长刺透了耶稣的肋旁,立刻就有血和水流出来……他用钉痕的双手,拭去了我们痛苦的眼泪……天父的慈悲,正是通过他圣子的死亡与复活,将他千顷波涛般的生命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