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说,这或许该由世界主教会议或一次特别的大公会议来作出最后的决定。当被问及他的主教同伴们如何思考女执事的问题时,博德主教回答:「总体来说,他们均思考与该主题相关的内容。
透过旧约和书信的读经,耶稣[向信友]说话;而祂奥体的成员[信友]亦在答唱咏中回应;耶稣又在福音中宣布自己和教导,而信友亦回应答道「基督,我们讚美祢。」
他经常引用《玛窦福音》第25章的教导,不厌其烦地提醒我们,在生命终结时,我们将依照自己非常具体的行为受到审判。教宗呼吁我们关怀穷人、边缘者和各种受苦的人。
滴滴雨丝从天滑落,好像世界也在为我们的救主哭泣……十四处使我们的心与圣母圣心相辉映,再次感受到圣母在参与天主救赎工程中,所受的伤害及奉献的价值。
有信仰的老人心情安宁,生死界限总要跨过去,基督徒信了基督,那么死对他们来说,就是离开世界到另一个地方,那彼岸就是基督为他的信者安排的地方,是一个光明、祥和充满爱的地方,是圣者和义人的地方,更是在世受苦的弱者的地方
这三个宗教是所谓的世界三大一神教,而且都以耶路撒冷为他们最重要的圣地之一。两千年前,以色列一位正义虔诚的人西默盎曾预言耶稣说,他的出现成了许多人的绊脚石。这许多人就是不接受、不相信他的人。
(玛13:24—30)莠子和麦子的比喻是玛窦福音七个有关天国比喻中的一个。它是伴随播种者的比喻而出现的,同样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在莠子和麦子相互冲突对立的背后是人的对立:家主和仇人。
曾有教会贤哲宣称:玫瑰经乃是“救恩史的浓缩”;“圣母圣经”;“有关圣母的福音”;当我们怀着虔敬和热诚的情感诵念时,每一端奥迹都会使我们忆起耶稣为救赎我们的深恩厚爱,激起我们痛改前非、知恩报爱的情怀。
诚如《福音的喜乐》劝谕所表明的,「合一胜过于冲突」,以及团结能成为「创造历史的一种模式」。
教宗指出,许多人或许读到福音中耶稣的这段话时,会心生疑惑,即:「你们求,必要给你们;你们找,必要找着;你们敲,必要给你们开,因为凡是求的,就必得到;找的,就必找到;敲的,就必给他开。」